从原始的角度说,穿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脚的安全和健康。而受冷暖干湿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又生成了品种繁多、性能各异的鞋子。所以,鞋子、气候、舒适健康其实是“三位一体”地集中于脚,什么样的气候穿什么样的鞋,而穿鞋的科学与否又影响着脚甚至整个身体的舒适与健康。
俗话说,寒从足上起。科学研究证实,脚与上呼吸道黏膜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旦脚受了凉,就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导致纤毛摆动减慢,抵抗病毒的能力减弱,从而容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所以,穿上一双保暖的鞋子,不仅使人感觉温暖舒适,也有利于整个身体的健康。我国东北气候寒冷,历史上的乌拉鞋十分出名。这种鞋一般用牛皮(或狍皮、鹿皮)制成,鞋底和鞋帮是一块整皮,因而不怕荆棘泥沼,不畏冰土疙瘩,堪称一种“全天候”鞋。由于鞋内还垫了经过加工的乌拉草,绵软、暖和、舒适,非常适合东北的冬季气候。清太祖努尔哈赤穿过的一双乌拉鞋,至今还保存在沈阳故宫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穿鞋更注意美观了,但在寒冷的冬季,应选择保暖性好的皮毛或棉面料鞋。如果选用皮鞋,则以天然的真皮为好,因为它有毛孔,透气性能远远好于合成革。
对于一些降水较多的地区,高底鞋、高跟鞋就因天制宜地流行开了。意大利的威尼斯有“水城”之称,由于当地降水频繁,船舱和路面时常积水,一些贵妇人为了避免打湿脚面和裤裙,就尝试着穿鞋底较高的鞋子。在我国的江南水乡,也很早就流行穿高跟鞋。余怀在《鞋袜辨》中写道:“高底之制,于今独绝。吴下妇女,有以异香为底,围以精绫者……行步霏霏。”高跟鞋之所以一直备受女性宠爱,除了美观大方、利于健康外,与降水时可涉足积水也不无关系。当然,高跟鞋也不能久穿,否则容易诱发跖痛病。喜欢穿高跟鞋的女性,后跟的高度以2-3.3厘米之间为宜。
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夏季,一些户外劳动者喜欢赤脚穿自编的草鞋,既透气凉爽,又有效防滑。而在我国的干旱沙漠地区(例如塔里木盆地),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午后地面温度可达70℃以上,走长路时必须穿上用牛皮和毡做底的“乔拉克”鞋,这样方能有效隔热,避免烫伤。当然,夏天人们穿得*多的还是凉鞋或拖鞋,既方便,又舒服。但有些橡胶或塑料凉鞋,由于使用了防老剂、促进剂,容易诱发“凉(拖)鞋皮炎”,一旦患上此病,可改穿布底、木底拖鞋或皮凉鞋,皮炎就会渐渐消失。
当然,选鞋穿鞋也要注意“鞋内微环境”,除了要注意选择透气性能好的鞋料外,还应该考虑鞋子与脚之间应留有余地(以1拇指宽度为宜),从而使鞋内产生有益于健康的“微环境”:在夏天时不会因为挤压而出汗和不适,在冬天也不会因为挤压而使脚部血液循环阻塞而造成脚部的寒冷,同时,鞋内适当的宽松,脚底与鞋底的接触更充分了,脚底的反射区得到了良好的刺激,从而有利于全身的健康。有经验的中医,总选择在下午4-5点买鞋子,就是因为这是**中人的足部胀到*大的时候,这个时候试鞋,效果当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