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泉州市皮革行业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人才需求剧增,部分企业的高管人员、高科技人才在高薪、高职等优厚条件的诱惑下易职、跳槽或被一些业内同行挖走,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导致人才管理和正常交流的恶性循环,有的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内部商业机密和技术等方面的泄露流失。
“由于整个皮革行业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信用机制,对于不守信用的人,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这在客观上也纵容了部分不讲信用的跳槽者。”泉州市皮革行业协会有关人士介绍说,为了维护行业内企业的利益,更好地保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企业人才的稳定和制止本地同行业互相挖人现象的产生,有效抑制人才外流现象,在部分企业的强烈倡导下,经广大会员企业的充分讨论,该协会牵头发起并制定了一份三方人才公约。
公约规定,凡合同期未满的技术员工和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跳槽至行业内其他企业,违者将在行业内网站或行业会刊简报上公示,供同行业企业查找和参考;企业在接收新人员时必须查明来人情况,属跳槽者,应凭原用人单位开具的离职证明方可录用,否则不接受;化工原料及一切原辅料经销商利用工作方便,为有关人员毁约、跳槽搭桥牵线,导致员工流失的,一经核实,其他企业不得继续与之合作。
如果签订者违反该份公约,除将受到行业的批评教育外,还将在行业内网站和简报上给予违约通报,同时由协会出面罚以一定的违约金。这一做法得到峰安、兴业、国泰、中裕等几十家皮革企业的积*响应。
据介绍,泉州皮革行业协会还通过调查了解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将通过长期与国内皮革行业知名研究专家挂钩,及时对企业内部现有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同时与高校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协会会员企业输送、储备人才。此外,协会还将深入国内劳动力富余省份,以协会的名义帮助企业招收、输送工人。
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