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一鞋业:15%的增速怎样练就的?

百检网 2022-02-11
巨一集团是浙江省内鞋类外贸年出口额破1亿美元的2家企业之一。今年1至7月,温州外贸出口额破百亿美元的规模中,鞋类出口额达26亿美元。而作为鞋类外贸出口的“大哥大”,细数巨一集团的发展脚步,也许能对温州传统制造业的走向窥见一斑。

相对于这般骄人的事业,潘建中称得上年轻有为。他说,称呼他为“富二代”并不恰当,应该是“创二代”。采访潘总,是在巨一集团位于鹿城鞋都的厂区,主人泡上一壶香茶,品茗间向记者讲述巨一的发展轨迹、巨一的市场开拓,以及一位温州制鞋老总对中国制造的思考。

记者:尽管外部经济环境这几年危机四伏,市场动荡不定,但巨一的鞋类外贸出口额一直稳步增长。从去年出口额破亿美元以来,今年1至7月出口额达到6813万美元,同比增长近15%。巨一是如何做到业务发展不受市场动荡的影响?

潘建中:作为温州鞋类出口企业,巨一目前业务稳步发展,应该说有着先走一步的优势。巨一原先是一家家庭作坊。在156 0190 2607年、1994年这段时间,我们在业内**引进了先进的制鞋流水线,同时引入台湾管理模式和理念。技术的改进和管理的完善,使得巨一的生产能力和效率大增。1999年,我们开始参加欧洲的展会,当时了解到以欧洲公司的名义申请参展,能够获得较大的参展摊位。所以,我们也借助了温州人遍布天下的人脉资源,在欧洲成立了销售公司。从而得到面积更大、位置更佳的展位。当客商了解到我们是厂家直接参展,工厂各项认证齐全,所以很乐意与我们合作。在整个业务往来过程中,我们逐步在欧洲市场打开了局面,建立起来稳固的业务关系。

目前,在研发上,我们在欧洲有3家设计工作室;在市场销售上,在欧洲设立了3家销售公司。市场遍布西欧、东欧和美国,几乎与所有当地的大型零售商都有业务往来。

记者:目前,温州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汇率风险等各个因素带来的制约。作为一家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巨一如何化解这些方面带来的挑战?

潘建中:虽然各种生产要素成本都在上升,但制鞋行业是不会消亡的,行业一定还存在。在应对人工成本上,我们主要是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单个工人的劳动产出。在土地成本上,我们在江西上饶设立新厂区,面积有235亩,工人已经有1000人。

另外,我们也通过加强研发和开拓新市场来应对成本的上升。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我们的外部需求下降20%至30%。于是,我们开始对整个业务进行调整,款式原来是按季研发,调整为按周、日等时时开发,加快研发进度;在开拓新兴市场上,开拓美国和东欧市场。目前,我们的市场分布比例为西欧60%、美国20%、东欧20%。

记者:巨一集团年初参与成立了天成控股,开始通过资本运作涉足文化、创投和环保领域。现在整个社会热衷谈论投资新兴产业,你如何看待温州传统产业的走向?

潘建中:温州的轻工产业是民生产业,它的产品都是人的基本消费品。所以,只要有市场需求,行业前景就存在。尽管整个行业承受着成本高涨的压力,但温州的轻工产业还有着一个*大的优势,就是产业链的高度集聚。

很多外国人问我,下一个制造业中心在哪里?在印度吗?在越南吗?我说还在中国。就制鞋业来说,这个中心还在温州。印度、越南,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工人的熟练程度、勤劳素质、整个产业链的完备都不如中国。另外,中国产业分布自身就有梯度,沿海、中部、内陆等,完全可以应对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汇率风险等因素的变化。就鞋类制造中心而言,国内目前主要是广东、成都、温州,广东以省为产业链集聚单位,时间、空间上不如温州以市为单位便利;那边的制鞋老板以台湾人居多,目前的台湾二代已不太热衷制造业。而温州制鞋业的老板都是本地人,都把企业当事业来做。虽然温州一些鞋企目前也有内迁趋向,但企业的根还在温州。所以,我认为,未来20至30年之内,世界制造业中心仍在中国,中国制鞋业仍要看温州。(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