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称:“中国制造”电视广告片继去年底在美国播放之后,今年从6月28日起至8月8日,又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新闻频道再次播放,累计播放次数达到约400次。该广告片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新闻频道欧洲地区和亚洲地区、欧洲体育台、欧洲体育2台共四个频道播放,可以覆盖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我们可以从“中国制造”广告片再次在海外播放看出,国内企业进入了深耕细作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制造”的海外宣传力度。而早些年前,国内的鞋子被外国人称为“没有内涵”的商品,虽然引起国内一片哗然,但终究没能给予强有力的反击。老外的这一说法固然刻薄,但这也是近年来国内优秀企业集体遭遇的瓶颈,本土品牌要想在国际化中拔得头筹,不仅仅需要练好自成一家的武学绝技,更需要深厚的内力。
加大品质建设力度提升美誉度
马克思说,“在科学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运用到本土鞋业品牌建设的道路上也是一样,需要制鞋企业扎扎实实地在产品上有所作为,不断推出设计新颖、品牌优良、价格适中的产品,走一条真正的品牌建设之路,实现自身企业的基业长青。
举个例子,耐克公司把重点放在新产品的研究和发展的推动力,科学和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是耐克成功的关键,耐克负责人说,“我们在开发新的制鞋材料,纤维及现代设计上将不遗余力”。而纵观整个国内制鞋业,近几年,国内鞋企在科技研发和产品设计环节进行的改革,不断的开发出适应市场的新型产品,即降低了制造成本,又能笼络不断追求新意的消费者,同时进一步提高品牌地位,因此,产品环节的研发设计才是主导整个链条向良性循环发展的根源。
重点谋划消费者心智扩大市场
其实,鞋服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会迫切地向着服务转型,这种迫切来源于消费者、以及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就如耐克、阿迪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的情况下,把眼光放在了具备更大空间的二级以下市场,通过降低经营成本,以实现中国各级市场整体利润提高,就是阿迪、耐克从消费者体验角度出发进行的服务改进,帮助企业实现产业的再次升级。
回头看本土鞋业的发展进程,像特步、安踏这样的本土鞋业巨头,通过多年的规模积累,已经从以前的纯粹生产制造发展成为具备成熟渠道的模式,他们在综合考虑目标消费人群、消费能力等因素后做出判定,根据品牌自身的特征和属性,以消费者为向心力,确保充分的市场占有规模,从而培养好深厚的品牌根基和大量忠实消费群体。
本土鞋业要想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就要进行每一个运营层面的累积和改进,包括品质升级、服务升级等方面,那么功力精进,跻身国际市场前列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