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普拉达集团2011年6月24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后,该集团交出的财务数据就如同它的礼服一样“漂亮”。在2012财年,普拉达集团仅用半年的时间就让它的净收入增加近六成。而在近期发布的年报中,Prada则用44.9%的靓丽增长数字“秒杀”一众业绩黯淡的奢侈品牌。其中,亚太地区首次突破10亿欧元大关,以35.6%的占比傲视群雄。
然而,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不言而喻。中国市场上轰轰烈烈的反腐让众多奢侈品牌胆战心惊。在其年报中,Prada也透露了中东地区的增长高达303%,其在南美洲的门店也只有区区5间。
或许,转移利润阵地会是个不错的选择,而首席执行官Patrizio Bertelli也正有此意。
Prada占比8成,,Miu Miu微降
近期,普拉达集团发布2012财年年报,截至2013年1月31日,集团净收入达6.257亿欧元,较去年的4.319亿欧元相比,同期增长44.9%。收益净额从2011年的25.56亿欧元增长29%至32.97亿欧元。零售净销售额则比前一年增长36.6%至26.64亿欧元,零售店同店销售增长率为14%。
尽管全年的多项增幅均没有中期报来的“震撼”,但在奢侈品增幅急剧下降的2012年,普拉达集团则一枝独秀。
普拉达品牌作为集团的“大佬”,不负众望,销售净额同比上涨32.5%至26.48亿欧,为集团业绩贡献了大半壁江山,占据集团销售净额的81.4%。而在欧洲市场普遍疲软的行情下,普拉达的欧洲市场增幅突出,销售净额从去年的4.11亿欧元同比增长22.3%至5.89亿欧元。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市场增幅为36.6%,排名第二。全年新增直营店38间。
其副线品牌缪缪(Miu Miu)的销售净额虽也从去年的4.41亿欧元增至5.12亿欧元,但占集团销售净额的百分比却从17.5%下降至15.7%。其中意大利市场的增幅*为明显,从去年的6710万欧元增至84252万欧元,同比上涨25.6%。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市场和欧洲市场分别增长16.8%和16.6%,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全年新增直营店32间。
而该集团旗下的另两个鞋履品牌:Churchs和Car Shoe的销售净额分别增长15.6%和15.4%,但占集团的百分比分别下降了0.2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显而易见的是,在普拉达和缪缪的带领下,鞋履的生意还远不如皮具。2012年财报中指出,按产品线划分皮具的销售净额从去年的14.26亿欧元增至20.36亿欧元,涨幅达42.7%。较去年的40%,增长了2.7个百分点。
鞋履排名第二,涨幅相比去年仅高出0.3个百分点至11.7%。但这要得益于四个品牌的共同贡献。而主要由普拉达和缪缪做出贡献的服装,其销售净额从5.12亿欧元增至5.63亿欧元,增幅为9.9%,但相对去年6%而言增加了3%的百分点。由此看来,服装在所有产品线中增幅*快。
亚太市场占销售额首位
锁定中国二三线
从区域市场来看,相比去年各个市场的销售净额均获得增长。但普拉达的大本营意大利、日本、美洲的增幅均有1%左右的下滑,其他地区的增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欧洲市场为集团贡献22.7%的收益,销售净额从去年的5.40亿欧元增至7.39亿欧元,同比增长36.9%(按固定汇率计算为34.4%)。
报表中显示,欧洲市场零售网络全年增幅53.9%,这要得益于新开设的22间直营店。
而以中国市场为主的亚太地区再次成为普拉达全球*大市场,销售额占比高达35.6%。普拉达集团对亚太市场的依赖可追溯到2009年。根据该集团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已经是亚太区连续第三年稳占普拉达集团销售首位。
而在2012年前半年,该集团在亚太区的销售增长*为显著,截至7月底其收益净额增长率为34.9%,而大本营意大利只有17%。其中,大中华区取得了3.4亿欧元的销售净额,涨幅高达50.2%。
虽然,后两个季度的销售增幅并不突出,但就普拉达集团2012财年全年来看,亚太区销售净额首次突破10亿欧元大关,达11.6亿欧元,是原产地意大利的两倍之多。该地区占综合销售净额的百分比为35.6%。至此,亚太区实现了连续第四年位居该集团销售首位的好成绩。
当然,这样的成绩离不开零售网络的扩张。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1月31日,普拉达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直营店已从去年的388间增至461间。其中,亚太区店铺数量由115间增至156 0190 2607间。
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于亚太区市场开设的15间新直营店中有12间位于大中华地区。Prada则在2012年锁定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开设的5间新店分别位于太原、沈阳、济南、杭州、合肥。Miu Miu则选择在北京新设1间旗舰店,其余的3间专卖店分别位于青岛、成都和南京。
2012财年,该集团通过网络的扩张,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净额达到7.35亿欧元,同比增长35%。
亚洲市场响起预警
以大中华区为主导的亚太区市场在2012财年交出的成绩单,无疑再一次证明了Prada放弃米兰而选择在香港上市的长久眼光。
据麦肯锡分析,在2010年,普拉达集团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区市场。该公司在亚洲地区的业务增长比全球其他任何地区快一倍以上。到2015年,中国将占奢侈品需求的五分之一,并占需求增长的大头。
普拉达集团尽可能靠近内地上市,一定会有益于未来的发展。一方面了解大中华区市场的时事动态和经济走向,一方面着眼于下一步其他市场的推广和开拓。相信这也是该集团明确在香港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2012年中国内地的奢侈品市场并不乐观。根据贝恩公司的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大陆的奢侈品市场年增长率降至7%左右。与此同时,香港市场的增速也减缓至10%左右。
另外,在欧元持续走低、境外游升温这两大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中国消费者在海外消费的部分已占其奢侈品消费总额的60%,导致中国人在大陆的奢侈品消费增速放缓。
随之而来的中国领导层换届,以及纠正社会风气,打击政府官员腐败,抵制送礼等问题,成为了众多奢侈品牌又一大担忧的问题。根据贝恩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20%的中国奢侈品消费支出是花在官员送礼及其他方面。
更有媒体报道称,这一数值实质上更高,占奢侈品消费额的一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腐败问题。中国政府已经下令政府官员削减外国汽车和昂贵用餐方面的支出,当谈到奢侈品消费时,中国政府更是要求更多节俭。
恰恰中国素来有礼尚往来的传统,赔礼也是富豪和官员的主要支出之一。据胡润百富发布的《2012财富报告》中指出,十大*受富豪青睐的送礼品牌中,有6个来自时尚领域,手表有2个,珠宝、酒水、电子产品和香水各有1个。而Prada就在时尚领域排名第五,在十大送礼的总排行榜上位居第八位。
然而,经过近4年的发展,亚太市场的销售额已占到Prada集团的三分之一。虽然2012年亚太市场为普拉达集团交出了漂亮的财报,但奢侈品增速减缓的“预警”已经敲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不言而喻。
聚焦中东和南美
对于2013年,贝恩公司预计中国大陆的奢侈品市场增速将有所好转。尽管整体商业环境仍存在一些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特别是近期H7N9病毒传播的加剧,使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动荡。但中国市场增速的放缓也为各大品牌提供了重新审视和调整战略的机会。
“2013年下半年可能并不会像大家希望的那样经济能够复苏,”普拉达集团首席执行官Patrizio Bertelli表示,“未来我们将会聚焦中东和南美洲以及美国的百货商店。”
显而易见的是,普拉达集团充分地了解了中国内地市场,以及在**时间内对于整个集团的战略做出了调整。以开拓中东市场和南美洲市场来抵消欧洲市场消费者开支的削减,并减少对亚太市场的依赖。
其实,早在2011年5月25日,PRADA spa与Al Tayer Insignia llc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杜拜杰贝阿里自由贸易区注册成立PRADA Middle East fzco,以处理Prada及MiuMiu店铺网络在中东的发展。股东分别向该新公司注资60%及40%的股本。Al Tayer Insignia Group是中东*大规模的奢侈品零售商,属于总部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Al Tayer企业集团。
中东地区的分销网络经整顿后,报表中的“其他国家”市场的净销售额上升29%至15.2百万欧元。于2011年,该集团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首次开设两间店铺。
据2012年财报显示,以中东地区为主导的“其他国家”自2011年开始就计划在中东地区展开直营店扩充计划。截至2013年1月31日,共开设新店9间。“其他国家”地区的销售净额从去年的1522千万欧元增至5097千万欧元,增幅竟高达234.8%。其中,中东地区的销售净额增幅*快,从去年的1110千万欧元同比增长303%至4480千万欧元。
“我们在卡塔尔和中东其他地区开设店铺,我们两年前才推出,所以仍然有扩大的空间,”普拉达集团副总裁Carlo Mazzi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13年约有80个新店将在世界各地拉开帷幕。”
由此可见,扩展零售店网络渠道依旧是普拉达集团在2013年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