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大数据促进牛业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

百检网 2022-02-11

中国皮革网讯(记者李芳)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许尚忠、刘强德、赵航、程玛丽联合撰写的《2013年中国肉牛产业形势分析及2014年发展预测》报告强调,养牛业需依托大数据促进牛业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

大数据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及管理服务过程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采集、传输、汇总而形成的,超过传统数据系统处理能力的数据。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速度快、类型多等特点。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牛业产品大多是鲜活产品,准确的预测更为重要。在下面的几组数据中,读者能够很直观地观测到产业发展现状。

图1 2009-2012年末全国肉牛存栏总数变化


2012年我国肉牛存栏总数为6678万头,较2011年增长31.6万头,同比增长0.4%,比2010年减少0.9%(见图1)。

表1 2012年末全国各地区肉牛存栏数前10名排序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2年肉牛存栏数位于前十的省份排名相对稳定,但多个地区出现数量下滑,下滑*明显的三个地区为河南(10.2万头)、西藏(10.9万头)和四川(12.6万头)。山东数量增长*多(9.5万头),历时两年重返前十行列。云南实现存栏数三连增,连续第三年位居榜首。云南肉牛业潜力巨大,蓄势待发,为“南方肉牛”比肩“北方肉牛”和“中原肉牛”提供更多可能。

图2 2009-2012年末全国肉牛出栏总数变化


2012年我国肉牛出栏总数为4761万头,较2011年增加90.3万头(见图2),同比增长1.9%。

表2 2012年全国各地区肉牛出栏数前10名排序


表2显示,2012年肉牛出栏数前十名地区中仅河南省的肉牛出栏数下降,较2011年减少10.4万头,其他省出栏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我国牛肉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报告指出,相对于大数据时代的汹涌大潮,我国养牛业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各地区发展参差不齐,行业管理者对于牛业在生产、管理、产品流通等方面产生的大量信息和数据没有有效地、系统地、比较完整地采集。对于已有的牛业数据缺乏有效的挖掘和分析,更不能对整个养牛行业发展做出比较科学准确的预测,以至于虽然各地区肉牛及相关行业资源丰富,但由于信息对接不畅,难以在*恰当的时机有效整合与利用。

报告建议,牛业相关行业协会应逐步引入大数据理念,着手于扩大行业信息数据采集量,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精细化分类整理,进而实现有效信息资源的储备、加工及平等嫁接,再利用公众平台加强协会与企业,企业之间的互动性,激活企业之间的联络与合作。

如借助先进的IT手段及会展平台完成数据积累及粗略分类,再通过后期的服务,利用IT手段对与牛业相关的数据源做行为学分析,收集更加精细深入的数据。增强行业资源协作能力与牛业市场预测判断能力,实时更新牛业生产技术,及时提出牛业生态预警、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有效防治疾病等,真正以牛业信息化助推牛业生产现代化。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