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全球第二大鞋业集团”华利发布*新的调研活动信息显示,高瓴资本在近期参与了华利集团的电话会议。
此前,顶流基金经理谢治宇已在5月份组团调研了华利集团。
在*新的华利集团调研信息显示,超过五十家国内外投资机构参加,其中高瓴、高毅、淡水泉、景顺长城甚至是外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而在刚刚上市的前两个月,迎来了交银、IDG资本、野村资管等多家知名机构的实地调研。
今年4月,鞋类制造商华利实业集团成功上市,创始人张聪渊和家族成员共享138亿美元的财富,夺得台湾首富的桂冠。张聪渊的华利实业集团是各大国际品牌的核心制造商,客户包括耐克、彪马、UGG和范斯。
华利集团此次在创业板上市的募资资金,主要用于扩充海外产能。
在近期的一次调研中,有机构投资者提问,是否考虑拓展国内客户?
华利集团称,目前产能比较紧张,公司当前服务的客户,对公司未来几年的产能都有需求。要是再扩展国内客户,产能会是比较大的限制因素。
从商业模式来看,华利集团属于ODM企业,处于鞋类行业的中游,已经与全球运动鞋服市场份额前十名公司中的五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华利集团的**大客户是Nike,在2012年进入Nike供应链。
当前的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裕元、丰泰、华利。其中裕元集团是行业龙头,从营收规模来看,裕元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华利的4.6倍。裕元集团在港股上市多年,目前的市值仅在三百亿出头一点。
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华利集团在Nike的份额有望从4%增至13%,并有望持续新签品牌及品牌优化。长期来看,运动鞋代工集中度有望高于服装,公司扩产进度快于同行,有望超越裕元集团成为全球**大供应商。
华利集团,对比于裕远集团来说,当前的成长性或许是近期被资金追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