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T13460—2003《再生橡胶》。本标准规定了再生橡胶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由各种废旧橡胶制取的再生橡胶。 本标准与GB/T13460—2003的主要差异如下: ———再生橡胶按品种分类,改为按制取再生橡胶所使用的材料来源和质量进行分类(见第4章); ———将轮胎再生橡胶、胶鞋再生橡胶、杂胶再生橡胶和浅色再生橡胶统归为一类,即通用型再生橡胶,并将轮胎再生橡胶类按原料细分的四个类别改为特级、优级、一级和合格,特级下分二个等级(见第4章的表1); ———增加一类浅色再生橡胶(见第4章的表1); ———将“低污染再生橡胶”一类删除; ———增加了二个新再生橡胶胶种:乙丙再生橡胶和丁腈再生橡胶,并增加乙丙再生橡胶和丁腈再生橡胶的鉴定配方(见第4章的表1); ———将丁基再生橡胶细分的三类简化为一类(见第4章的表1); ———测试名称由“水分”改为“加热减量(见6.2.2); ———增加有害物质限量(见5.3); ———修改通用型再生橡胶和丁基再生橡胶的鉴定配方(见6.3.3.1的表3); ———修改再生橡胶物理性能测试试样制备的混炼程序和硫化条件(见6.3.3.1的表4、表5)。英文名称:Reclaimed rubbers
标准状态:作废
替代情况:替代GB/T 13460-2003;被GB/T 13460-2016代替
中标分类:化工>>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G48再生胶
ICS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原料和塑料原料>>83.040.01橡胶原料和塑料原料综合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发布日期:2008-05-12
实施日期:2008-10-01
作废日期:2017-05-01
出版日期:2008-10-01
页数:13页
前言
本标准对应于日本工业标准JISK6313:2006《再生橡胶》,与JISK6313:2006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与JISK6313:2006的主要差异如下:---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再生橡胶的品种分类,由三类废旧橡胶:内胎、轮胎及其他,按制取再生橡胶所使用的材料重新归为四类。即:通用型再生橡胶、丁基再生橡胶、乙丙再生橡胶、丁腈再生橡胶(第4章,表1)。---原材料分类的细化。通用型再生橡胶再细分为:轮胎再生橡胶、胶鞋再生橡胶、杂胶再生橡胶和浅色再生橡胶四类,其中轮胎再生橡胶又细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特级再生橡胶下分二个等级(第4章,表1)。---本标准不对拉伸强度保持率进行测定。---增加一项加热减量测定项目(6.2.2)。---增加一项有害物质测定项目(6.2.5)。---技术指标与规定内容均有所调整,以适应国内橡胶工业产品材料的特点。本标准代替GB/T13460-2003《再生橡胶》。本标准与GB/T13460-2003的主要差异如下:---再生橡胶按品种分类,改为按制取再生橡胶所使用的材料来源和质量进行分类(见第4章);---将轮胎再生橡胶、胶鞋再生橡胶、杂胶再生橡胶和浅色再生橡胶统归为一类,即通用型再生橡胶,并将轮胎再生橡胶类按原料细分的四个类别改为特级、优级、一级和合格,特级下分二个等级(见第4章的表1);---增加一类浅色再生橡胶(见第4章的表1);---将低污染再生橡胶一类删除;---增加了二个新再生橡胶胶种:乙丙再生橡胶和丁腈再生橡胶,并增加乙丙再生橡胶和丁腈再生橡胶的鉴定配方(见第4章的表1);---将丁基再生橡胶细分的三类简化为一类(见第4章的表1);---测试名称由水分改为加热减量(见6.2.2);---增加有害物质限量(见5.3);---修改通用型再生橡胶和丁基再生橡胶的鉴定配方(见6.3.3.1的表3);---修改再生橡胶物理性能测试试样制备的混炼程序和硫化条件(见6.3.3.1的表4、表5)。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35)。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天津市橡胶工业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橡集团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福建环科化工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兴宇橡塑工业有限公司、江西国燕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吉首橡胶厂、隆昌海燕橡胶有限公司、莱芜市福泉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橡胶有限公司、焦作市弘光橡胶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肖友橡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新、李子安、刘惠春、倪雪文、严国民、高世兴、张燕斌、高耀富、吴富明、魏军吉、何双成、陈庆海、肖平忠。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3460-1992,GB/T1346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