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的基本原则、程序、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修复、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后期管理等活动的环境监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建设用地的放射性及致病性生物污染监测。英文名称: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monitoring during risk control and remediation of soil contamination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标准状态:现行
替代情况:替代HJ 25.2-2014
发布部门:生态环境部
发布日期:2019-12-05
实施日期:2019-12-05
页数:16页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为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建设用地环境监督保护管理,规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的原则、程序、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14 年,此次为**次修订。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标准名称由《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修改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2.适用范围参照标准名称作相应修改;3.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相关标准内容;4.增加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术语和定义,删除了“场地”“污染场地”的术语和定义,修改了“关注污染物”的术语和定义;5.将“修复工程验收”修改为“修复效果评估”,将“深层土壤”修改为“下层土壤”;6.完善了监测项目和洗井要求的相关内容,细化了土壤垂向采样间隔和修复效果评估监测布点等内容。本标准与以下标准同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系列环境保护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 25.5);《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 25.6)。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废止。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9 年12 月5 日批准。本标准自2019 年12 月5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