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蛋白酶水解细菌受体的过程和适应意义

百检网 2022-12-06

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革兰氏阴性细菌在感知外界刺激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细胞内膜上的受体监测环境信号。其中,受体组氨酸激酶以蛋白可逆磷酸化方式(磷酸化-脱磷酸化)完成环境信号的跨膜传递和信号转导,发挥着类似高等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因而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为细菌的“智商(IQ)”。*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钱韦研究组在国际上**发现细菌周质空间蛋白酶以不可逆、高度特异的方式修饰细菌的“IQ”,促进细菌抗逆胁迫水平。研究成果“Proteolysis of histidine kinase VgrS inhibits its autophosphorylation and promotes osmostress resistance in Xanthomonas campestris”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在病原细菌——野油菜黄单胞菌感染植物的过程中,有一个名为VgrS的受体组氨酸激酶发挥着关键作用。VgrS感知寄主体内由固有免疫反应产生的缺铁环境,调节病原细菌从寄主中争抢和吸收铁的过程。因此,VgrS突变或失活后会导致细菌铁代谢紊乱,致病力严重下降(Wang et al, 2016. PLoS Pathogens)。然而,VgrS的功能具有两面性。这项研究发现:当细菌面对高渗胁迫时,VgrS信号通路的激活会严重阻碍细菌的生长。为了迅速淬灭该通路,细菌周质空间内的蛋白酶Prc结合到VgrS位于氨基端的信号感知区域,随即以一种“掐头不去尾”的方式,特异性切割前9位氨基酸并且抑制VgrS的激酶活性。VgrS被Prc特异性切割失活是细菌对抗高渗胁迫的前提条件。该研究从遗传学、酶学和生物物理学方面提出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上述过程对于细菌适应胁迫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研究结果也提示:以病原细菌的重要受体作为分子作用药靶时,在特定生存环境中反而有可能提高细菌的适应能力,对此必须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微生物所助理研究员邓超颖和博士研究生张焕是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研究获得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微生物所研究员高福、陶勇和温廷益对蛋白酶切割实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商品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