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排名第三的法国乳品集团兰特黎斯爆发了婴幼儿配方奶粉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导致39名婴幼儿患病。由于我国婴配奶粉每年进口量在30万吨以上,且大部分来自欧盟,该事件的爆发引起了我国乳业的高度关注。
经过对事件的梳理,任发政认为,法国政府的处理手段还是很积*的,涉事企业得反应也是认真的。
“从2017年的8月中旬到2017年12月2日,有20名婴儿疑似沙门氏菌感染,政府就启动了召回程序,12月11号发表声明召回6个批次的婴儿配方乳粉,21号公布由将720批产品加入到召回清单。这之后,2018年10月30日,法国政府颁布了第2018-938号法律,对环境检测、召回方式等内容做出相关修正。”任发政提到,兰特黎斯在12月7号要求工厂全面停产,进行清洗、消毒、分析溯源。2018年1月11日向消费者道歉,并且表示和政府进行了全面合作,总裁也首次接受专访表示83个国家受到影响,并承诺赔偿。
由于法新社等媒体对事件高度关注,**时间的报道也引起了中国的高度关注。任发政提到,中国经济网舆情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共监测到文章等共39530篇,77.7%的网民对相关舆情持负面消*态度。这其中,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等地对该事件*为关注。“这也表明中国消费者对该事件非常重视。”
我国对此事件也做出了一些措施。2017年12月5号国家监委会暂停涉事企业在华注册资格,12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发布消费提示,2018年1月12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风险的解析。
值得注意的事,事发后,法国乳业巨头拉克塔利斯集团首席执行官埃马纽埃尔·贝尼耶曾称,承担检测工作的实验室在2017年对产品进行过1.6万次化验,没有检出沙门氏菌。这透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法国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终端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质量跟踪,由独立机构对乳品企业和终端产品进行抽检。而我国食品监管部门坚持市场买样、异地抽样、轮流检验、及时公布的原则,保证抽检的准确性。”对比中法两国在食品安全防控的差异后,任发政认为我国可以从该事件中习得一些经验。
“食品安全应更多关注微生物的风险是国际共识。”任发政指出,我国关于致病微生物分子溯源和风险评估应加强,完善临床与流行病学为基础的食品致病微生物安全预警体系。
“对于乳制品企业来说,设备种类多样,清洗难度大,容易导致微生物污染。企业应该给予更多关注。” 任发政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