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卢小宾教授指出,我国已是商标大国,但仍是品牌弱国。2016年,我国商标申请数量达369.1万件,已连续15年位居世界**,然而在Interbrand*新发布的2016年全球*具价值品牌100强中,我国仅2个品牌上榜。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品牌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以*普遍的居民肉类消费为例,有调研显示,有74%的受访者购买过品牌猪肉,有53%的受访者表示购买品牌猪肉占个人所购猪肉量的50%以上。消费者对 食品营养、安全卫生水平的要求更加迫切,更倾向于消费品牌食品。
食品作为快消品,消费量大、周期短。随着食品微量、痕量检测技术水平的提升,微量危害物*易被检出,对食品企业及监管部门的考验不断升级。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指出,以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和生物恐怖主义等为代表的蓄意污染风险成为全球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非传统型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食品安全造成的不确定风险客观存在,导致食品品牌建设更加依赖食品安全监管。
“危害无处不在,风险有大有小,关键在于控制。”王守伟说,提高消费者对政府监管能力的信赖程度,可以提升品牌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终减少消费者因自身知识不足导致的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据王守伟介绍,目前,中国食品行业品牌化已达较高水平,其中酒业、乳业、饮料、食用油类等品牌分布较多。在《中国500*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食品饮料业的品牌数量*多,达75个,占入选品牌数量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