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监测结果,近20年上海市居民的碘营养状况趋于稳定,总体处于适宜和安全的水平,但孕妇碘营养状况不足。
上海市外环境的碘含量较低,居民不能通过外环境摄入足够的碘。长期以来上海市通过食盐加碘保证了居民的碘营养状况,碘盐是沿海地区膳食碘的主要来源,占到50%以上。此外,海带紫菜贡献率在7.6-16.6%,动物性海产品碘的贡献率在4.5-7.4%之间。为保证居民碘的日常需要,控制居民的碘缺乏风险,上海地区继续实施食盐加碘的策略仍有必要
防治碘缺乏病日
2017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4个“防治碘缺乏病日”。近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全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处于适宜水平,但部分地区重点人群仍面临碘营养不足风险。为加大科学 补碘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合理补碘,切实保障人民健康,今年宣传主题定为“每天一点碘,健康多一点”。
碘的重要作用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新陈代谢,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碘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必须保证适宜的摄入量。
已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碘缺乏和碘过量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适宜水平的碘可维持机体甲状腺的正常功能,由于甲状腺具有自身调节机制,短期的碘缺乏与碘过量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甲状腺功能紊乱,但长期的碘摄入缺乏或过量,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甚至临床疾病的发生。
食物强化补碘的历史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因此需要通过饮食长期补碘。
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以及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推荐所有缺碘国家都要实施食盐全部加碘。
目前用于碘强化的食物载体主要有:食盐、面包、水、牛奶、食糖等,其中食盐使用*为广泛。我国碘强化的食物是食盐。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是20世纪初开始的,瑞士、美国、奥地利等国是*早实行食盐加碘的一些国家,通过政府行为推广使用碘盐。
1970-1980年
我国碘缺乏病普查结果显示,儿童甲肿率>20%(高于5%则认为该地区为碘缺乏病流行地区,肉眼可见的甲状腺肿3500万人,典型的克汀病病人25万人(克汀病,即呆小症,为严重缺碘导致的身体及智力发育障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据统计,在我国实施普遍食盐加碘计划前,我国受碘缺乏威胁人口约为7.27亿人,占当时世界受威胁人口的45%,分布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994年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普遍食盐加碘,碘缺乏病的防治取得了巨大进展。
2014年
截止到2014年,我国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全国碘营养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自2000年已消除碘缺乏病,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取得的社会效益得到举世公认。
碘摄入量增加≠甲状腺癌发生增加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可能陪伴终身。据很多发达国家的尸检报告,生前未被发现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因此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
而这些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的国家,既有碘摄入量增加的,也有稳定或下降的,因此无法在补碘措施与甲状腺癌之间划上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