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市 食药监局结束为期两周的 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类分级评定工作,全市205家食品生产企业完成评定,纳入下步的分类分级 监管范畴。
据了解,为提升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水平,进一步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市食药监局结合上级部署,在全市推行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类分级监管措施,通过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分级,设定合理的检查频次,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据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科科长杨冠山介绍,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风险等级评定,**是从企业的食品主要原料属性、食品配方复杂程度、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等8个方面,确定出加工食品的风险类别,并根据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原辅材料控制情况、产品检验能力、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条件控制等5个评价要素,确定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风险等级。
对于风险等级与监督检查频次之间的关系,杨冠山说,食药监部门根据加工食品风险等级和食品企业控制水平两项分值之和,将食品企业计算风险等级定位为“低风险”(A级、“较低风险”(B级、“较高风险”(C级、“高风险”(D级四个等级,再根据上一年度的企业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良好”、“一般”、“差”,对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调整,*终确定企业本年度风险等级及监督检查频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企业风险等级高低不分、监管工作平均用力的问题,使监管更具针对性、靶向性。”杨冠山说。
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类分级评定,赢得了很多企业的赞同。“我们公司目前有8000多客户,每月销售纯净水近20万升。饮水安全是客户*关心的问题,我们公司的风险等级越低,就表明我们的产品越安全,我们也就会更能赢得客户信赖。”市荆泉水业有限公司经理王伟,对风险等级评定工作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我市积*抓好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其中,在加工环节,开展了以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为重点的专项检查,严查食品生产“黑作坊”、“黑窝点”等无证生产加工行为,收到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