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人员介绍,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亦称为食源性疾病。
常见的食物中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物被生的食物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污染;二是食品贮存不当。如熟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合适温度下长时间贮存;三是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70℃;四是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带菌,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五是原料本身有毒有害或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如发芽的马铃薯、河豚、带农药的蔬菜、带瘦肉精的猪肉。
一般来说,食物中毒有单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可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一旦有人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疾控人员建议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去医院进行洗胃、导泻、灌肠。
在救护车到来前可采取一些自救措施。疾控人员介绍,一种是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催吐,或用大量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粘膜。但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可能出现胃、食道或咽部出血,此时应停止催吐。还可以采用导泻的方法。如果吃下中毒食物时间较长,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相关链接】
春季野菜生长旺 采摘食用须谨慎
春季是各类野菜生长旺季,一些人偏好在这个季节到田间地头采摘野菜回家食用。不过,因野菜食用不当或误食有毒品种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提醒群众预防食用野菜引起的食物中毒。
食药监局工作人员提示,采摘野菜时,一定要注意附近是否有禁止采挖野菜的提示牌。生长在路边的野菜,容易受到汽车废气和生活污水污染,不宜采食。生长在化工厂河边或附近的野菜,因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毒物质含量较高,不要采摘。刚喷洒完农药的地方的野菜不要采摘。不轻易采摘、食用自己不了解、没有食用过的野菜,避免食用野菜中毒。
其次,不随意购买野菜。消费者应到正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蔬菜,不要到游商散贩处购买。食用野菜应洗净,加工野菜应规范。
专业人士提示,若食用野菜后出现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