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1月10日于北京发布

百检网 2021-11-15
      中国搜索讯 1月10日,为进一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 食品安全法》,学习交流政府 监管部门的方式方法,规范 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促进中国 食品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由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 管理总局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指导,“食安中国城市论坛”在 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并于同日发布“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
 
    据了解,2015年9月28日,中国食品报社、新华网、中国医药报社三家媒体联合发起了“食品安全中国行”公益宣传活动,并在2015年12月31日完成**阶段的工作,“食安中国城市论坛”是活动的年度重要环节。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到会祝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就食品的社会共治和产业发展发表了演讲,珠海、长春、濮阳等一批食品安全监管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国际国内一线食品企业负责人,针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热点难点,食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把握国内外食品生产的*新发展趋势,解读国家*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会上,还同时发布了“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全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宋波分别对食品行业十大新闻进行了点评和宣读。

    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
 
    1.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于10月1日起施行
 
    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 食品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1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改革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将食品安全监管纳入公共安全体系,着力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积*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用“*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为巩固和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成果,以法治方式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关部门组织对2009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共十章154条,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三易其稿,被称为“史上*严”的食品安全法。
 
    2.食品安全战略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议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重拳严治,以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用“两大问题”来定性食品安全,即:食品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包括“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标志着我国已将食品安全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
 
    3.“一带一路”为食品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为推动国际合作,中国向世界发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即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中国食品企业迎来“走出去”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将面临贸易及关税壁垒、检测标准等挑战11月3日,“一带一路”(北京食品安全合作高层对话在京召开,我国将与沿线国家相关部门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食品安全监管合作机制和内容,加强沿线国家对各相关国家和经济体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了解,共同打通欧亚“食品安全大通道”,促进食品贸易健康发展,造福沿线各个国家。
 
    4.马铃薯有望成中国第四大主粮
 
    据农业部统计,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趋势,到2020年粮食需求增量在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水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成本提高、空间变小、难度加大,需要开辟增产的新途径。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特别是开发利用南方冬闲田,扩种马铃薯潜力很大。同时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其在我国种植历史已有400多年,推进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产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预计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强化自身职责,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2015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是食药监部门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实现科学监管的重要手段,实施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为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台了《食品召回管理办法》;按照食品安全法“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现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进行了细化、补充和完善等。为便于广大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查询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在官方网站开通了“食品抽检信息”专栏。这些举措,为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确保公众食品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做出了积*贡献。
 
    6.世卫组织称吃火腿香肠致癌
 
    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报告,将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物”(1类致癌物,将红肉列为“较可能致癌物”(2A类致癌物,引起广泛质疑和巨大争议。为帮助媒体和公众科学解读该报告,正确认知和描述风险,理性对待日常生活中的食肉问题,本报等媒体迅速组织采访了多位权威专家,在基于科学分析基础上,从“红肉加工肉制品致癌能力有多大、国际癌症研究所相关报告存局限性、如何评价红肉和加工肉制品中致癌物质风险、如何科学吃肉”等多方面对该报告进行深入解读,为及时消除人们的恐慌情绪尽到了媒体的责任。
 
    7.“僵尸肉”的说法不科学,但走私肉存在巨大隐患
 
    一篇题为《走私“僵尸肉”蹿上餐桌,谁之过?》的报道刊发后,引起业界强烈关注的同时,也让公众对我国肉品的安全表示担忧。权威专家指出,“僵尸肉”的说法不科学,多是吸引眼球,业内从来无此概念。专家指出“僵尸肉”的说法不科学,业内从来无此概念。报道中的“僵尸肉”是指走私冻品,这些走私冻品
 
    未经检验检疫,运输条件恶劣,不断解冻等过程中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甚至是开始腐烂又重新冷冻,其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不堪想象。如果进食携带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细菌、病毒的冻肉,甚至危及生命,存在巨大食品安全隐患。我国政府对冻肉走私一直保持高压严打态势,7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海关总署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打击走势冷冻肉品、维护食品安全的通告,对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已全部销毁。
 
    8.全国首张“多证合一”食品生产许可证发出
 
    我国**张“多证合一”的新版食品生产许可证5月在沈阳发出,这也标志着“多证合一”改革正式启动。辽宁省食药局相关人员表示,有的食品企业产品类别多达十几个,仅办理许可证,就要耗费不少时间。随着“多证合一”改革的推进,企业负担逐步减轻了,“许可贴满企业墙”的画面将消失。过去,食品生产许可证三年更换一次,往往在换证的前半年,企业就会派专人进行准备。“多证合一”改革让企业更专心于生产、经营。
 
    9.“福喜”更名为“欧喜”恢复生产
 
    工厂停产、订单归零、部分员工辞职,直接经济损失超60亿元,被曝违规回收、加工变质肉类一年后,福喜集团7月宣布,在华更名为欧喜,河南工厂恢复生产,还打算拓展零售、生鲜和电商业务。此番更名后,福喜如何再出发,倍受业界和消费者关注。专家认为,质量与信誉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立根之基。更名或者对外统一名称的做法,是一些企业出现问题后的重新定位,无可厚非,但是企业必须拿出十足的诚意,让监管部门、供应对象、消费者能切实感受到企业的真正转变。福喜“洗白”后需“洗心”,*重要的仍然是“严把质量关”,再重新出发。
 
    10.“食品安全——中国行”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启动
 
    9月28日,由新华网、中国食品报、中国医药报社三家新闻媒体共同发起的“食品安全——中国行”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北京启动。此次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将借助新华网的广泛影响力以及《中国食品报》、《中国医药报》、《中国食品安全报》的专业权威,通过多家媒体及地方机构的积*联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元立体的宣传报道平台,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发挥传媒**作用,把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法条、信息正确地传播出去,把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客观地报道出来,把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准确地传递出来,把消费者的反响和要求真实地反映出来,共同为贯彻实施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