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向静宁城区水厂补充
诸多因素
饮用水中出现虫子
静宁县东峡水库地处葫芦河一级支流渝河下游。渝河流经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城等多个乡镇,自2013年入夏以来,上游大量生活、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进入东峡水库。2008年——2014年,水质检测报告显示,入库断面和库区断面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钾盐指数、氨氮、总氮、粪大肠菌群6项指标超标,达不到水功能区确定的III类水质指标,不能满足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存在供水安全风险。
2014年3月份开始,静宁县城区供水主水源地东峡水库库区中,由于受天气变暖、上游来水污染加重等诸多因素影响,库区水中生物链条发生巨大变化,水中开始出现异味,产生大量剑水蚤、红线虫。这些蚤、虫等生物随着取水管道进入自来水净化车间,成虫被滤掉后,没有被药物杀死的少量虫卵穿透滤料进入供水管道,在管道中发育成虫后进入居民水龙头,引起居民恐慌。随后,静宁县居民以打电话、发图片、投诉等多种手段反映情况。立即引起静宁县各级领导和供水单位的高度重视。
积*应对
对管网进行消毒清洗
问题发生后,静宁县水务局先后邀请兰州金桥水处理科技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考察研究,召开座谈会、上门求教等形式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提出整改措施。
围绕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的建议意见,针对水中异味和剑水蚤的问题,静宁县自来水公司先后对滤池用漂白粉、高锰酸钾、消毒精片进行彻
底消毒冲洗,增大反冲洗频次,由原来的一周三次变为每天两次,在夜间加班加点对清水池进行清洗、消毒。针对水中出现红线虫的问题,对清水池用消毒精粉杀菌消毒,对网格、斜管池进行排泥和清洗,对斜管池用药浸泡清洗。在滤池出水口和三角出水口加装滤网拦截红线虫。每天对斜管池配水槽进行人工清泥,对城区供水管网分区域消毒、清洗。在供水管
网下游安装临时排水口,对整个城乡公共供水管网进行消毒、清洗。邀请兰州金桥水处理科技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指导,严格按规范进行反冲洗、排泥、消毒,在允许范围内加大药剂投加量和频次。同时,与设计、建设单位密切配合,大胆创新,对净化站的网格反应池和斜管沉淀池的部分建设工艺进行了改造,提高了净化站的净化能力。
迫在眉睫
解决永久性饮用水问题
自2011年5月起,静宁县人大、政府、政协等机构相继对当地水源污染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结果发现,担负城区供水重任的东峡水库、甘泉调水工程水源地正在遭遇严重的“跨省排污”。为确保城区居民饮水安全,静宁县在2012年4月实施了城区供水改扩建一期工程,由于当时是按照II类水水质净化做的设计,而现在水源太差,已经达不到原设计要求。因此,居民饮用水水质的改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自2014年3月份居民饮用水中出现红线虫之后,静宁县自来水公司每天对城区10个取水点管网水和进厂水进行检测,根据水源污染不断加重的情况,6月中旬,果断采取停用静宁水库库区的污染水,全负荷抽取各个泵站井水,进行限量保质供水。并实施城区供水主水源地从东峡库区向庙堡水源地和牟沟水源地的切换,但是由于新的水源稀少,时常发生断水、水压不足等现象。
面对静宁城区供水东峡水库水源地蓄水量不足、上游污染程度日趋加重、水质越来越差的局面,静宁县水务局开始超前着手对甘泉调水工程进行挖潜改造。将甘泉水源地1号、2号、3号井间钢管更换为高压PVC管,对1号取水井进行了清洗,更换了井内水泵,在二级泵站新建500吨进水前池一座,有效提高了甘泉调水工程的取水能力,取水量由以前的900吨/天,提高到目前的3000吨/天。在建成应急水源却换工程的同时,静宁县水务局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反复调研论证,按照充分挖掘甘泉优质水源水潜力的原则,确立了*大限度保障城区居民能够享受优质水的思路,计划于8月底建成甘渭河庙堡调水一期工程,与原甘泉调水工程并网运行,实现每天向城区供给7000立方米的既定目标。
目前,北水南调水源井的切换,一眼取水井、一座调蓄池、二级泵站和一座2000立方米高位水池等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