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6年度中国酒业10大新闻

百检网 2021-11-15

 

2006年度中国酒业10大新闻日前揭晓,评选出的10大新闻涉及2006年的国家酒业政策、酒业现象以及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等酒种企业在业界*具影响力的新闻。10大新闻综合了多位行业专家、权威人士的意见,旨在为广大读者奉上一部浓缩2006酒业新闻的篇章。

2006年的中国酒业,无论是企业还是市场,无论是消费环境还是法律政策,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新闻事件。从“《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实施”到“芝华士风波”,从“白酒消费税的调整”到“中国酒类流通诚信企业表彰大会”的召开,从“水井坊‘联姻’迪亚吉欧”到“中粮牵手奥运会”等等,这一系列新闻事件,无不影响着酒行业,并推动酒行业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实施,以及7月份《随附单》制度的正式实施,标志着酒类流通领域将有法可依。中国酒类流通诚信企业表彰大会的召开,让诚信成为企业发展的共鸣。“‘酒与社会’和谐发展”研讨会,更是对中国酒类流通的一次大的推动……

1.《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实施

2006年1月1日,为了规范酒类流通秩序,促进酒类市场有序发展,国家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以有效的溯源制度阻隔酒类经营中的违规行为,5月17日,商务部举办了“酒与社会”论坛,提出通过酒类管理部门及企业共同努力,为酒行业创造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点评:自《办法》颁布起,全国各省市相关部门就陆续展开工作,商务部也于5月17日,举办了“酒与社会”论坛,提出“推动酒业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7月,《随附单》制度正式实施,这一切都表明国家相关部门对酒类流通领域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监管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国家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王北鹰曾表示,经过一年的准备,从2007年开始,溯源制将在国内全面实施。相信随着相关规定的实施,酒行业将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管理部门应该为酒行业打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促进酒行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

2.王延才东京签宣言

2006年6月19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亚太地区酒类行业自律会议”上,同与会代表就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发布的《西太平洋地区关于减少酒精饮料危害计划》的报告进行探讨。

会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与国际酒精政策中心积*沟通,及时把握该计划的动态,便于采取符合行业发展的措施。

来自中国、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政府、酿酒行业协会及相关组织的近百名代表与会。会议就不同地区的行业自律基础和标准、饮酒习惯与公共健康、市场营销和广告的社会责任等主题进行讨论,并达成《东京宣言》,倡导行业自律。

点评: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国酒行业权威管理部门与国际同行积*沟通的成功体现。王延才就中国酿酒产业发展现状,有效管理模式及引导酒类企业自律的做法与各国同行进行了交流。

会议不仅将中国酒行业的自身特色展示在国际同行面前,更为重要的是将“减少酒精危害计划”进一步贯彻,引导了国内健康科学的饮酒理念,降低酒精危害人体健康的几率,倡导企业担负社会责任,建立并完善行业自律体系,推动中国酒行业可持续发展,并使中国酒行业的发展与国际趋势接轨。

3.流通企业表彰“诚信”

继《华夏酒报》2005年重拳打击“酒界商业贿赂”、提倡“诚信经营”之后,2006年7月18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酒类流通诚信企业表彰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和华夏酒报社共同主办。表彰大会上,125家首批中国酒类流通企业和30位优秀企业家(经理人获得表彰。

点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规范经济活动的重要原则。中国酒类流通诚信大会所倡导的就是:要在酒类流通行业广泛宣传“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行业共筑诚信长城,促进企业和行业健康、科学发展。这一倡议,准确的把握了酒类流通领域的发展现状,为酒行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反映了目前酒行业的客观要求。
  
多年来,华夏酒报以“弘扬诚信,鞭挞欺诈”为己任,对行业诚信与失信行为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报道,为诚信经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诚信企业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了北京市糖酒公司、北京中糖酒类有限责任公司等全国125家酒类流通领域的诚信企业,在行业内树立了一杆诚信经营的大旗,起到了扬善惩恶、正面引导的作用。

4.水井坊联姻帝亚吉欧

12月12日,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大股东四川成都全兴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其控股股东成都盈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已于2006年12月11 日签署协议,将其所持四川成都全兴集团有限公司43%的股权转让给帝亚吉欧高地控股有限公司(Diageo Highlands Holding B.V. ,帝亚吉欧间接成为水井坊第二大股东。

点评:这是中国白酒企业**次与国际资本的亲密接触,中国白酒与国际资本之间的合作之路该如何走?中国白酒业能否就此迈上一条不出**的国际化之路?这一事件为中国白酒开启了一扇全新的门,诸多白酒企业都高度关注着这一事件的进程动态。

在过去的一年中,欲借助国际资本或业外资本加速自身发展的白酒企业不止水井坊一家,上半年传出帝亚吉欧欲收购西北地区的皇台酒业消息,而后豆奶大王维维股份斥巨资拍得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再有山西汾酒“密会”外资财团等等,这一切显示,白酒业对业外资本的“门户开放”已经由内而外快速前行着。此次“联姻”事件对于中国白酒的未来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也为后来者积累着宝贵的实践经验。

5.白酒消费税调整

2006年3月,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对我国现行白酒消费税的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点评:白酒属于消费税的传统征税产品,对其征税不仅体现了税收“寓禁于征”、限制其消费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而且具有很强的财政意义。

白酒新税率对生产厂家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对增强白酒生产厂家的后备力量将产生积*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高档酒比例较大的企业而言是个利好的消息。从总体上看,有利于促使白酒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行销对路的产品,提高盈利能力来消化从量消费税,毕竟政策是向着减轻大型白酒生产企业负担的方向发展,所以企业还是看到了希望。对于税赋过重的一线酒企而言,税赋降低,有利于企业轻装上阵,实现公平竞争。对于以中低档次产品为主要销售来源的白酒企业也有明显影响。

及时下调粮食白酒税率,等于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总之,白酒消费税的统一调整尽管普遍低于企业的预期,仍有不尽合理之处,但是却明示了国家对白酒行业从严格税收政策向正常合理税收环境政策渐进改革的开始,具有积*的意义。

6.“陈化粮”引发黄酒安全问题

2006年9月,《万吨陈化粮酿出4800万瓶“毒”酒》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大的反响,而江苏南通白蒲黄酒有限公司也被推上了舆论的“审判台”。11月14日,国家工商总局与国家粮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陈化粮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明文要求取消粮食加工企业和酒类生产企业等5类企业购买陈化粮的资格。

点评:按照规定,陈化粮只能定向销售,用于生产酒精、饲料等非直接食用的产品,不可用来酿造黄酒。

“陈化粮酿酒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此,**白酒专家王存厚表示,各地酒企应切实从消费者利益出发,踏踏实实做酒,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标准进行生产。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振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此次事件中,黄酒企业要引以为鉴,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亟待加强。

而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陈化粮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则表明了国家管理部门对酿酒等食品原料方面的要求愈加规范与谨慎,陈化粮的购买资格被取消,很好地杜绝了不合格原料流入行业,保证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食品安全标准的逐步细致化,也将大大提高行业食品安全的整体系数。

7.芝华士成功化解信任危机

2006年1月20日,有大众媒体报道“12年芝华士成本只有25元”,一时间风波骤起。保乐力加集团于当年1月25日同苏格兰威士忌协会一起就此事在上海召开了新闻发布会。27日,华夏酒报发表了《酒界权威品评“芝华士风波”》一文,以行业媒体的权威声音,中止了社会媒体在此事上的误读。

点评:进口酒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到我们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芝华士风波”中,保乐力加集团以及苏格兰威士忌协会显示出了超强的危机公关能力,也透视出由于国外酒业管理的相关法律及制度是健全的,才使得他们在危机中临危不乱,从容面对,并且有根有据。从这个结果上看,也是给我国的酒企及管理部门提了醒,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生产跟踪制度,及其危机公关意识,以利行业的健康发展。

8.中粮长城“牵手”奥运

2006年8月16日,中粮酒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奥组委宣布,中粮酒业长城葡萄酒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葡萄酒**供应商。这是继百威啤酒、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成为2008奥运赞助商之后惟一一家赞助奥运会的葡萄酒企业。

点评:中粮酒业认为,葡萄酒与庆功酒有着天然联系,奥运**诞生的时候,也是葡萄酒传承文化的机会。

差异化营销在中国酒业已成共识,近两年体育营销模式越来越被酒界人士所认可,继青啤、燕京、百威啤酒之后,中粮长城也搭上了奥运快车,利用北京奥运会这一独特的营销平台,打造中国葡萄酒品牌,必将扩大国际影响,*大限度地实现奥运市场营销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长城葡萄酒更快、更高、更强的品牌追求,使它具有了**演绎29届奥运会的文化气度。

9.质检总局年内四次抽检白酒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白酒行业产品质量的提高,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人员对全国范围内的500-600家企业生产的800-900种白酒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二、三、四季度抽检和两节专项抽检。抽检项目包括总酯、酒精度、己酸乙酯标签标识等,并对抽检结果进行了公示,处罚了一批不合格产品。

点评:这是近些年国家**次如此大力度对白酒进行抽检。国家非常重视白酒产品质量,为防止出现不合格产品伤人事件的发生,促使白酒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者正确选购,国家质检总局对酒类产品质量进行了跟踪抽查。国家质检总局对白酒严查不合格产品的同时,对公布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从产品质量入手,规范了市场,推动了传统工艺白酒进步,促进了骨干企业发展。 

10.《17大名酒的17年》助力中国名白酒回归
  
为推动名酒的回归,报道名酒进入市场经济时期的发展历程,《华夏酒报》组织策划了大型系列报道——《17大名酒的17年》,从17大名酒17年的发展轨迹中探寻我国白酒业发展的轨道。采访活动自去年9月初开始,至11月底结束。历时3个月,行程1万多公里,深入采访了17大名酒企业的主要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参加第五届全国评酒会的部分专家,得到了企业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和专家的积*配合。目前,文章正在陆续刊发。

点评:2006年,名白酒涨声一片。年初,茅台调高出厂价15%,每瓶涨价幅度超过30元,随后又3次调价。五粮液、汾酒也先后提高了出厂价。在名酒的带领下,地方名酒也纷纷提高了价格。业内人士认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人力成本、销售成本的提高是导致集体涨价的原因。2006年的白酒涨价,是继1989、1993年过后的又一次浪潮。名酒涨价,使自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名酒,一举改变了过去“**的产品,二流的价格”的“平民酒”形象,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被行业人士称,“这是中国名白酒的一次回归”,《17大名酒的17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将助力中国名白酒的回归。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