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纲要(草案》提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六项战略重点,对质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努力提高质检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这是摆在每个质检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从本报今日启动的“‘十一五’规划与质检工作访谈录”系列报道中,读者可以看到质检部门对此课题的深入思考和行动准备。
记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部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时,介绍了“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其中**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中可以看出,《纲要(草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那么,质检部门如何在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健全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源头监管,扩大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发挥作用?
国家质检总局监督司司长纪正昆:
当前,危害百姓生命健康安全的劣质产品依然存在,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普遍偏低,缺乏鉴别劣质产品的基本知识,劣质农资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利益。国家要通过对重要农资产品实行生产许可制度,提高重要农资产品的质量水平,服务农业,服务农村。一是严把发证审查关,从源头上确保重要农资产品的质量安全;二是强化农资产品发证后的监管工作,严厉打击生产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强宣传,特别是大力宣传具备国家**资格的优质农资产品,并通过曝光抽查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及其企业,帮助农村消费者提高对伪劣农资产品的鉴别能力,积*引导农村市场消费。
国家标准委农轻地方部主任廖晓谦:
农业标准化将会全面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农业标准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作用已经为社会普遍认同。毫无疑问,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农业标准制修订重点项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动植物防疫标准、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标准、农业投入品安全控制标准、农产品生产加工良好操作规范和深加工、高附加值农产品质量标准等,完成制修订标准4000多项。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将涵盖几乎所有的农产品;动植物防疫标准主要包括动物疫病诊断、植物疫病、虫诊断、主要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规范、植物疫病防控测报技术规范、动植物疫病风险分析指南;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及有害微生物等检测方法标准;农业投入品安全控制标准主要包括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兽药合理使用准则、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准则、饲料原料及添加剂质量控制标准、新型农业投入品的安全评估指南等;农产品生产加工良好操作规范主要包括良好农业(GAP操作规范、GMP操作规范、HACCP实施指南等;深加工、高附加值农产品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水果分等分级、蔬菜分等分级、畜禽产品分等分级、水产品分等分级等质量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