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又发转型升级资金补助,纺织企业如何领取?
百检网 2021-12-07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工作指南的通知,为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开展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等申报工作。
小编了解到,在重点方向中,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明确指出重点在机械、纺织等行业;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中对纺织高新材料也有涉及;此外,纺织企业还可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方面申报。
资金支持力度多大?据小编了解,每个方向并不一致,补助标准总体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30%,单个项目专项资金补助总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
重点方向
(一)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围绕《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十大领域“一揽子”突破行动关键瓶颈。
(二)绿色制造系统集成
重点在机械、电子、化工、食品、纺织、家电、大型成套装备等行业,围绕绿色设计平台建设、绿色关键工艺突破、绿色供应链系统构建三个方向,推进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
(三)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
1.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2.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
(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
划重点
◆2018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申报要求
围绕绿色设计平台建设、绿色关键工艺突破、绿色供应链系统构建三个方向,推进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
项目要求
项目前期工作应较完善,并应于2020年12月底前实施完毕。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涉及绿色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的重点区域给予一定倾斜支持。
资金支持
原则上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按项目总投资金额的30%测算,同时单个项目申请财政资金不超过5000万元。
2018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指南
(与纺织相关内容摘编)
一、绿色设计平台建设
通过在产品设计开发、原料选择、生产工艺验证、包装优化、回收利用等多个环节的实践,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绿色设计平台,对能量流、物质流进行精益化绿色管理,通过产品绿色设计升级拉动绿色设计和绿色工艺技术一体化提升,共同开发一批绿色化特征鲜明、相对于传统产品提升显著的产品,创建一批绿色设计示范线和产品验证生产设施,建成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绿色设计信息数据库、绿色设计评价工具和平台等。
1.鼓励进行具有绿色、健康、舒适、耐用等性能的绿色设计产品开发和改进,改善原材料、零部件绿色低碳属性,推进产品结构优化设计、产品功能组合与优化设计、生产过程能源节约和资源节约,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绿色性能,使其易于维护和维修、使用便利、易于回收利用。
2.鼓励充分考虑下游生产、使用、回收利用等环节资源环境影响,持续开发和使用低毒低害、无毒无害的绿色原料和助剂,推广高性能、轻量化、环保健康新材料,突破绿色原料选择、创新设计和应用技术。
3.鼓励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关键技术突破,创建绿色设计技术产业化示范线,开展绿色设计方案的验证与优化,不断提升产品绿色制造水平。
4.鼓励开展产品包装减量化、可循环利用设计及材料替代,推进包装减量化,采用便于运输、装卸、搬运的设计,提升包装材料的回收和重复利用率,选择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要求的新型绿色包装,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5.鼓励开发面向产品绿色设计和改进的生命周期数据库和评价工具,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优化原料选择、产品设计和制造方案,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评价体系。
6.支持建立产品绿色设计与评价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制定,培育一批绿色设计产品。
通过绿色设计平台建设,在联合体内实现绿色设计资源共建共享,出台一批绿色设计标准,大幅提升绿色产品占比。面向相关行业和领域,分享绿色设计资源,提供绿色设计服务,**行业提升绿色设计能力和产品绿色化水平,提高绿色精益生产能力和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绿色关键工艺突破
由行业龙头企业作为牵头单位,与上下游企业、生产制造单位、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组建联合体。加大创新、推广应用力度,在实施覆盖全部工艺流程和工序环节的绿色化改造升级的同时,进一步聚焦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要求、高附加值特性或服务支撑多行业、多领域的绿色关键工艺技术或核心共性装备、材料等,开展绿色制造关键工艺技术装备的创新突破、集成应用和体系化推广,实施一批绿色制造关键工艺技术装备产业化重点项目,解决关键工艺流程或工序环节绿色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1.绿色标准:
鼓励跨行业跨领域绿色关键工艺和材料的突破与应用,支持采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减废减排效果明显的绿色关键共性工艺技术,鼓励集成应用先进高效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进行绿色化工艺改造,制定一批绿色关键技术标准,提升重大装备自主保障能力。支持联合体统筹实施绿色制造重点项目,开展全流程、全工序绿色化改造,既解决关键工艺流程或工序环节绿色化程度不高问题,又实现系统化、集成化绿色升级。
2.机械行业:支持绿色化铸锻焊成形制造基础工艺,支持通过无模铸造、清洁锻压、以锻代铸、近净成型、绿色焊接、无害化表面处理、清洁热处理、少无切削液绿色加工、无损检测、增材制造等绿色制造关键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创新和集成应用,支持高效节能电机、变压器、风机等节能设备产业化及应用,支持与新品设计制造形成有效反哺互动机制的高端智能再制造技术应用及服务等。
3.化工行业:支持副产盐、重质劣质油等资源化利用,农药、染料等化工生产的关键绿色生产工艺技术,化学原料药绿色合成和分离技术,鼓励绿色环保生物基增塑剂产业化及其应用、高性能固化剂绿色制造工艺、绿色催化剂关键技术工艺等,支持涂料、橡胶制品等重点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替代或减量化技术、化工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4.纺织行业:支持纺织染整绿色新工艺、大型印染绿色装备技术突破、绿色面料生产技术等,鼓励开展与化工、食品等行业在染料助剂、植物颜料应用等方面的绿色技术协同突破。
5.大型成套设备:支持轨道交通、大型风电装备、大型海水淡化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生活垃圾协同处理、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大气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环境应急处理、分布式能源系统等大型成套设备绿色制造技术工艺及产业化应用等。
三、绿色供应链系统构建
由行业龙头企业作为牵头单位,与核心供应商、物流商、销售商、终端用户、回收利用企业等组建联合体,突出牵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力和带动性,确定和实施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完善管理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围绕采购、设计、生产、销售、物流、使用、回收处理等重点环节,制定一批绿色供应链标准,形成典型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和实施路径。
1.联合体共同建立并应用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数据收集、分析及评价系统,建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共享、传递及披露平台等,实现绿色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实现上下游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物料绿色管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等信息的收集、管理和监测。
2.实施绿色供应商管理,将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纳入采购要求,重点建设供应商管理平台,建立健全供应商认证、选择、培训(提升上游供应商管理能力,将绿色供应链的激励效果传递到二级甚至三级供应商)、审核、绩效管理与退出机制。
3.建设绿色回收体系,采用产品回收电子标签、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可核查、可溯源的绿色回收体系,支持资源综合利用重大技术装备开发应用,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废旧产品在生产企业、消费者、回收企业、拆解企业之间的有效流通。
4.选择绿色化改造潜力大的产品,对产品线进行绿色化改造,采用轻量化、长寿命、易回收、易运输等特性的材料,应用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绿色产品和装备。
◆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申报要求
项目要求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采用招标方式组织遴选,项目实施期不超过3年。
资金支持
工业强基工程专项补助标准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不含厂房、土建、土地、铺底流动资金、建设期利息等费用)的20%,单个项目专项资金补助总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申请本专项资金。
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一揽子”重点突破方向
(与纺织相关内容摘编)
特种聚酰亚胺材料——解决特种聚酰亚胺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工艺瓶颈,实现特种聚酰亚胺材料从单体、树脂到聚酰亚胺产品的全产业链生产和产业化,形成1000吨/年产能。
主要内容和产品(技术)要求:
1.高纯度聚酰亚胺合成单体二酐和二胺单体纯度≥99.5%,金属离子含量≤2PPm;2.聚酰亚胺树脂及复合材料使用温度-267℃~400℃,解决大型聚酰亚胺板材(1000×1000×400mm)成型难题;3.聚酰亚胺泡沫通过相关测试要求及装机评审,且成功应用于海陆相关装备上;4.聚酰亚胺涂料通过高盐雾、高水汽、强腐蚀、强辐照、高热、低寒、高绝缘等条件测试。
◆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申报要求
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将围绕2类项目组织实施:一是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类项目;二是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类项目。
项目要求
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类项目须由用户、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核心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等组成的联合体联合申报。申报项目须能够在2020年底前完成项目验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类项目须为已开工在建项目。
资金支持
纳入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的项目,拨付财政资金进行补助。
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指南
(与纺织相关内容摘编)
一、综合标准化类项目
依据智能制造相关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的成果,围绕十大重点领域,同时适当兼顾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开展重点领域智能制造行业应用标准制定,并就标准内容进行试验验证。重点方向包括:
1.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
(1)基于数字仿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标准;
(2)可编程控制器异构平台文件交互标准;
(3)智能工厂数字化交付标准,智能工厂制造资源虚拟映射模型标准,基于模型的检验标准;
(4)网络协同设计/制造关键技术标准;
(5)时间敏感网络(TSN)与用于工业控制的对象链接与嵌入统一架构(OPC UA)融合关键技术标准;
(6)面向制造的机器视觉系统检测标准,基于AR的装配、维修标准,面向制造业的边缘计算系统架构标准,工业技术软件化标准。
2.行业应用标准
(1)关键技术装备远程运维(故障模式识别、预测性维护)标准;
(2)基于大数据的产品质量分析标准;
(3)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群协同设计/制造标准,基于产业链协同的智能制造管理平台标准;
(4)面向行业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集成标准;
(5)面向行业基于风险分析的工业控制安全要求。
二、新模式应用类项目
紧密围绕十大重点领域,适当兼顾优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重点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方面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应用,加大重大短板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工业软件在关键环节的应用,建设工业云等服务平台,积*培育智能制造生态,提升供给能力和支撑能力,满足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需求,探索和实践有效的经验和模式,丰富成熟后,在制造业各领域全面推广。
与纺织相关的重点方向: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高档数控机床整机,数控系统,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精密刀具,工业机器人及控制器、视觉系统关键零部件。
新材料领域: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纤维新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合金材料,含能材料(民用爆炸物品)。
医药等民生领域:诊疗设备,制药装备,药品生产,纺织服装,轻工,食品。(中国纺织报) |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