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提速。在此背景下,我国期货经营机构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期货公司应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呢?日前,在2018第12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期间,期货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期协国际业务委员会主任、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
相信本土期货公司会脱颖而出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将把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宽到51%。直观来看,这对国内期货行业会有一定冲击。不过,罗旭峰表示,国内期货行业是*早接触国际市场的行业之一,让外资持股期货公司之前也有过尝试,但是持股比例没有超过49%,设置了天花板。
“回头来看,外资持股期货公司的发展状况各有特点。”罗旭峰称,摩根大通期货主要服务全球范围内的客户,这些客户在中国内地市场都有投资;银河期货经过几次转换,目前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既有本土优势——银河证券背景优势,又有国际实力,这些年做得风生水起。
在罗旭峰看来,我国内地一些期货公司既有本土优势,又有世界眼光。“内地一些期货公司很早就‘走出去’了,境外分支机构已设立十多年了,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游戏规则,我们也已经学习了。内地的期货公司既然可以在过去各种各样的监管环境下生存下来,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脱颖而出,真正成为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
在本土优势方面,罗旭峰举例说,从国家金融安全的角度看,所有客户的持仓、交易等都属于核心机密。“现在都讲数据开放、数据共享,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哪怕是欧美国家在这方面也会比较保守。数据安全很重要,本土的公司在确保国家数据安全方面是有优势的。”
据罗旭峰介绍,中期协国际业务委员会今年将开展关于数据安全的教育活动。“开展这个活动是因为我们从中兴通讯事件中看到,境内外数据共享在不同法规监管体系下其实是存在风险的。内地公司和其境外子公司之间是否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子公司的数据母公司能不能拿来用?这可能都面临法律风险,我国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罗旭峰说。
为产业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服务
近几年,随着产业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场外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罗旭峰认为,国内有庞大的产业客户群体,这个群体需要期货公司及风险管理公司来提供服务。“过去一些产业企业‘走出去’进行套保,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实体企业对期货公司及风险管理公司有兴趣,国内的期货经营机构未来会很值钱。”他说,基于此,国内的期货公司要认认真真做好这方面的服务,成为产业企业管理风险的“国家队”。
在罗旭峰看来,过去内地的产业企业“走出去”套保遇到了一些麻烦。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境外市场做对冲不得不通过境外的机构去做,而境外的交易机制、制度模式设计和境内不一样,境内的期货公司是代理机构,而境外的经纪机构可以做自营。
从另一个角度看,境外机构有很多方面还是值得学习的。他表示,内地期货市场的发展是由场内走向场外,而境外则是由场外需求倒逼逐渐形成场内市场。“我国内地的场内市场其实是一个舶来品,做了一段时间交易后会发现其和实体经济之间特别是实体企业个性化需求之间,还存在一些不匹配的地方。”但罗旭峰认为,当前,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业务的蓬勃发展,无疑将场内和场外很好地串联起来了。
罗旭峰*后表示,希望金融市场一些对外开放的举措,如QFII、RQFII、沪港通、深港通以及未来的沪伦通,能够尽快覆盖商品期货市场。“进入我国内地的基金或基金参与者,其实是有投资内地商品期货需求的。但按照当前的规则,这一领域还没有被纳入,中期协国际业务委员会一直在呼吁开放这一领域,希望这一‘活水’能尽快流入商品期货市场。”他认为,既然是全市场开放,那就不应该只覆盖证券市场,也应该覆盖到期货市场。这样的话投资结构才是健全的,做风险规避才有抓手。而且QFII和RQFII的仓位是受监控的、看得到的 ,所以不会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