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如何破解纱线“危机”?

百检网 2021-12-09
 “五爱·金猫杯”2015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于近日在江苏无锡召开。业内专家以及棉纺织上下游相关企业围绕深化转型和驱动发展的主题,讨 论棉纺行业创新发展之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就目前行业遭受“双重打压”的现实,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两化融合、品牌发展和生态 文明是我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发展路线。
    近几年来,第三世界新兴经济体以及经济发达大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使我国的纺织产业受到国际环境的“双重打压”。我国纺织产业由于劳动 力成本、能源成本、运输成本、环境治理成本非常高等,低档纺织品加工的成本优势已完全丧失,英国、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使我国纺织行业压力加大。同 时,我国纺织产业还遭遇到陈旧设备淘汰、纺织纤维原料品质低与经济体制与政策的制约,社会市场和时尚的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纺织技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 融合”的发展趋势,我国纺织产业正逢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双重打压下及特殊环境下,纺织产业必须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同时,纺织产业也面临一系列原料资源、成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关键的是纺织原料的制约,联合国对于2050年全球 人口预测正在不断地变化,2000年发布的数据为76亿,而到2013年6月,数字提高到96亿,*近,又有人士提出将达到100亿人~105亿人。所 以,人口增加,耕地紧张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天然纤维的种植难以保证。为保护地球环境,森林和绿地将不能再允许肆意采伐,木材等制浆将受到严格限制, 粘胶纤维等再生纤维原料也将受到严格制约。面临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发展的制约因素,纺织纤维必须另觅出路。如尽量不用粮田,而是用盐碱地、荒滩 地、山坡地种植纺织天然原料。目前,在我国云南红河州海拔1200米山坡上,北纬28度以南地区种植棉花,一年开花3次,结棉铃3次,是很好的天然纤维原 料。此外,尽量开发利用新品种,既不占粮田、不占耕地、保护森林、保护草原又开发利用目前废弃不用的天然纺织纤维。例如植物类的木棉纤维、牛角瓜纤维、莲 梗纤维;人工饲养的裘皮动物,如水貂、北*狐、乌苏里貉留种动物蜕毛下来的绒毛等。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两化融合、品牌发展和生态文明是我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发展路线、指导思想和重要措 施。纺织行业应秉承多品种、小批量、快交货的原则,紧密结合市场调研、分析,掌握市场需求和动向,努力协同攻关、创新研发,形成稳定的、持续的研发团队和 实施计划;尽量采用高性能纤维、新功能纤维、多纤维混纺和交织生产多功能新品种;重视纺织产业延伸产业链,包括纺织纤维品种、规格、初加工及性能和化学纤 维原料,纺织辅料、配件及其规格、品种、品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重视*终产品的设计、加工、包装、运输、市场。特别是终端产品的市场,这是产品及 整个纺织产业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的信息来源和*终依据。同时应重视纺织产业链各工序间设计联系的协调和互相配合。
    整个纺织产业链应结合成一个整体,建设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和动力、以战略合作为中心的联盟整体,通力合作、互相支持,为统一目标努力工作。 大型龙头企业也要重视完整和完善产业链全过程,中小企业更要紧密结合,围绕统一的*终产品形成完整的体系。大企业做“新”、做“强”,中小企业做“精”、 做“专”、做“特”,各个企业应真正成为联合统一的创新主体。企业的产品性能、质量要适应社会需求,做到“高、新、特、精、优”。做强制造业的同时向服务 业延伸。纺织联合体不一定做得很大,但一定要做强,在国际上起到**效果,并向服务业延伸,形成制造服务业。
    此外,纺织服装业全行业更加需要多学科交叉联合、理论与实际结合、有创新思路的科技人才,包括信息化、数字化和工程化结合的人才。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