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复苏出现一个有趣的新格局:美国经济正缓慢但持续地复苏,欧元区和英国的经济似乎正在华丽转身,日本经济复苏也已萌芽。
还 记得四年前的“脱钩论”吗?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呈现出不同速度复苏的态势,光彩照人的金砖国家成为世界经济“拯救者”,而遭受危机 重创的欧美国家纷纷陷入经济衰退并开始了漫长的去杠杆化道路。“脱钩论”认为,新兴市场国家从此可以不必依赖于欧美市场而独善其身。
金融危机爆发五年后,确实发生了“脱钩”现象,但并非人们曾经以为的那样。全球经济复苏正出现一个有趣的新格局:美国经济正缓慢但持续地复苏,欧元区和英国的经济似乎正在华丽转身,日本经济复苏也已萌芽。与发达国家的复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金砖国家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正显著放缓。
一直扮演全球增长引擎角色的新兴市场正在逐步让位给发达国家。全球经济复苏是否已经进入“再脱钩”的新格局?
发达国家“东山再起”
桥水联合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 LP)编制的*新数据显示,包括日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对目前总规模74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自2007年年中以来首次超过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
桥水的数据显示,在今年全球预计新增的约2.4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中,日本、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贡献率约为60%,其余来自新兴市场。
上述结果并不令人吃惊,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近期数据亮丽的背景下。
其中,日本的“绝地反击”*为显眼。
在经历了15年之久的通缩后,自从安倍晋三去年12月上任首相以来,日本经济复苏已经在“安倍经济学”的刺激下开始萌芽,通胀也已开始上升。日本制造业PMI已连续5个月维持在50以上,短期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新数据显示,日本二季度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实际GDP较上季度增长0.6%,年率增长2.6%。一季度实际GDP初值年化季率从4.1%下修至3.8%。尽管低于预期,但与过去十年里的平均经济增速相比,二季度的GDP增速已经不止翻番。
复苏中的美国经济也实现了温和但稳定的增长。贸易数据的大幅改善,再加上近期的房价增速、家庭净财富以及制造业ISM指数等多项数据均创新高,预示美国经济或将进入强劲复苏新阶段。
同时,本周即将公布二季度GDP数据的欧元区也很可能在漫长的衰退之后迎来一次“华丽转身”。欧元区7月综合PMI终值升至 50.5,18个月来首次突破50,创下2011年8月以来*高。市场预期欧元区第二季度GDP有望出现正增长,结束自2011年底开始的漫长经济衰退。
英国经济也开始频频令人“惊喜”。英国7月服务业PMI达60.2,创下2006年12月以来*高纪录,7月综合PMI达59.5,更是创下15年半以来的*高水平。市场预计今夏英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新兴市场“风光不再”?
与发达国家的复苏形成对照的是,曾经“风光无限”的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已疲态尽显。
值得注意的一个数据是,7月汇丰新兴市场服务业和制造业指数(EMI)跌至49.4,这是EMI自2009年4月以来首次低于50,而前一个月该指数为50.6。汇丰调研显示,这些国家制造业活动下降,而服务业陷入停滞。
汇丰称,四个*大新兴经济体——巴西、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产出自2009年以来首次同时下跌。新商业分项指数同样出现了4年多以来首次下跌,7月,中国、印度和巴西获得的新订单均减少,俄罗斯增速跌至近3年来*低。
汇丰的数据显示,在四大新兴经济体中,信心指数*为疲软的是中国。
中国经济的放缓势头已经非常明显,不过,近期发布的中国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反弹,贸易和工业增加值正在增长。但没有人还会预期中国经济会回到两位数的增长轨道上。
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其对大宗商品和其他进口商品的需求下降,对其他新兴市场,尤其是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中国对铁矿石和煤炭等产品的需求减弱,拉美*大经济体巴西的经济增长已几乎陷入停滞。巴西去年GDP增幅约为1%,而2010年曾高达7.5%。过去两年内,巴西货币雷亚尔大幅贬值,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出口,但却加剧了通胀担忧。
东南亚*大经济体印尼也因为中国经济放缓受到了冲击,主要是因为印尼的煤炭和棕榈油出口受到打击。该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9%,为2010年以来的*低水平,大宗商品出口下降也导致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印度经济则内忧外患,尤其是面临本币贬值和经常项目赤字扩大的挑战。宏观经济情况糟糕使得银行业惜贷情绪严重,导致企业难以提高投资,消费者也很难购买房屋和汽车。
但不要忘了,尽管增速放缓,多数新兴经济体依然是全球增长*快的地区。今年中国GDP预计能增长7.5%,尽管是152 0173 3840年以来的*低水平,但远超美国约2%的增速。
从东南亚到南美的许多小型新兴经济体也将实现相对较强的增长率,尽管也会在过去数年的高水平上有所回落。
“再脱钩”的背后
这一次,新兴经济体并没有从发达地区经济的改善中直接受益。
汇丰亚洲经济研究部联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新兴市场还没有感受到美国、欧洲和日本需求企稳带来的提振。目前新兴市场主要风险是制造业周期性下行,而服务业活动疲软*终将冲击劳动力市场。”
问题是,是什么造成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的“再脱钩”?
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本轮发达经济体的复苏性质。
过去两轮美国经济扩张,即上世纪90年代的科技繁荣和本次危机前的房地产繁荣,主要归因于消费需求的推动。
而本次危机后,美国服务类消费、地方政府支出和住房建设投资是拖累经济复苏的主因,三者均与房地产市场相关。但如今美国房地产市场*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房地产复苏和就业市场的改善却没有带来强劲的消费增长,这意味着美国对海外商品的需求增长放缓。
美国经济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内能源生产的提振,带动设备生产需求。再加上美国工资增长停滞,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劳动力成本激增的中国而言是下降的。
美国的复苏性质意味着,新兴市场长期以来依靠发达国家需求增长而加大出口的模式将无以为继。除去客观原因外,中国等新兴市场也在采取主动的“再平衡”战略,但这毕竟需要调整时间。
当然,新兴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困境在于,美联储预计*快在9月就开始缩减债券购买计划,这将推升美国利率,导致资本从新兴市场大规模回流,令一些新兴市场面临信贷紧张和货币贬值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