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期期现价格略有趋稳,但并不能构成一定的反弹意愿,并且这种情形只是下跌过程的短暂喘息信号,由于内外倒挂的价差水平偏低,使得输入性推升动能 难以积聚,而国内疲软基本面的进一步沉淀,或继续铸就豆油的寒冬行情,期货破位、现货补跌的走势在春节前后都难以缓和,现货商不可盲目抄底,保持正常略低 的库存或随用随买即可。
下游需求已重陷“困境”
元旦过后,豆油市场寒意加重,终端需求疲软的事实再次浮出水面,导致价格需要在更低的水平下获得相对平衡。监测显示,1月上半月国内 四级豆油均价已累计下跌近380元/吨,降至6750元/吨左右。其中,华东地区报价低至6600~6650元/吨,且成交以议价为主,走货清淡,凸显出 后备货时期市场的弱势特征。鉴于中间商囤货意愿明显不足,在生产压榨较为“火热”的背景下,供应消化能力将继续受限。
由于国内大豆进口增量总带给市场意外“惊喜”,在沿海地区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尚能维持在200元/吨左右较高水平的情况下,油厂开工的 加码使得豆油供应更显充裕。虽然1月份大豆进口可能回落至535万吨,但大豆月度压榨量仍能保持正常水平,并且在去年12月份压榨量攀升至770万吨左右 的高位之后,豆油生产的陈量压力仍然存在,使得价格高报的市场环境不太可能酝酿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去年豆油表观消费量可能升至152 0173 3840万吨,同比增长4.6%,但终端价格却以跌跌不休为主,说明需求力量不足以支撑价格强劲反弹或结束颓势,
相反,一旦需求萎缩,对于行情的助跌作用可能更加明显。鉴于当前春节下游备货趋于结束,预计国内豆油消费量将会出现显著回落,主要港口豆油库存重新抬头的事实即是证明,意味着整体下跌势头仍难以有效阻挡。
成本支撑或趋于“塌陷”
由于粕强油弱的结构仍在延续、豆类板块整体趋弱,国内豆油走势不仅要看自身供需面的情况,也要看CBOT大豆和国内豆粕的“脸色”行事。这种环境既限制了期价的反弹动力,也约束了现货商的挺价意愿,使得豆油市场难有“春天”行情出现。
**,尽管市场主体看淡豆粕中长期表现,且油厂对基差合同的预售力度不减,使得粕价跌势难改,但后期油厂主动限产的措施对豆粕支撑性 要大于豆油,而开工提升又使得豆油供应压力大于豆粕,不论何种情况,豆油都将处于被动的一方,加之关联替代品(如菜油、棕榈油)供需环境宽松,油厂依然将 会采取挺粕抛油的策略,令豆油生产成本支撑趋于“塌陷”,且会受到较强的套利资金抛售压力,价格回暖路途迷茫。
其次,随着内外价差倒挂情况的缓解,进口的输入性推力也将难成“气候”,而进口商的装船脚步却并不会放缓。数据显示,目前阿根廷2月 船期豆油进口完税成本在7000~7050元/吨之间,较沿海地区四级豆油价格高出250~300元/吨,虽然较月初扩大近200元/吨,但仍处于近年来 较低水平,说明进口成本对国内现货价格的支撑力度趋于弱化。而且国际豆油期价重心存在进一步下移的势头,CBOT豆油3月基准合约已在1月初跌破39美分 /磅的关键支撑口,当前受制于38美分/磅的压力而弱势整理,一旦国际豆油价格继续下行,进口成本重心便会再度滑落,对国内市场可能会形成拖累。
*后,美国农业部1月份供需报告及谷物库存数据的适时公布,均使得全球豆类市场的宽松基调进一步得到验证,预计当前强劲的美豆销售数 据对盘面的提振或难以为继,CBOT大豆3月合约仍有望止步于1300美分/蒲式耳附近,而南美大豆硕果累累的预期将会逐渐演变为事实,可能导致豆油的熊 市结构继续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