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棉花年度已经结束。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棉花产量570万吨,较上年减少9.8%;纱产量152 0173 3840万吨,比上年度增长26.8%。国内棉花产不足需。国家采取发放进口配额等宏观调控措施,全年度累计进口棉花411.6万吨,比上年度增长148.4%,占国内需求总量的40%,满足了纺织需求,国内市场基本平稳。全年度棉花平均收购价格13000元/吨,比上年度增长20%。年度平均销售价格14070元/吨(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比上年度增长13%。
2006年度,据中国棉花协会8月底调查,预计产量634万吨,比上年增长11.2%。后期气候变化将是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8月份以来,新棉陆续采摘上市,开局收购价格较高,收购量较少,入市者多为小型收购加工企业。预计9月下旬以后,棉花将大量上市。受多种因素制约,预计纺织生产和出口增速有所减缓,但棉花需求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全球棉花产需略有缺口,供需基本平衡。基于国内棉花丰收、国际资源充裕和宏观调控等因素,中国棉花协会提醒棉农和企业,注重棉花质量,防范市场风险。
一、2005年度
(一)供给情况
2005年度(2005年9月1日-2006年8月31日,下同),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棉花产量57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9.8%。中国棉花协会统计,全社会棉花收购量540万吨,占总产量95%左右。
海关统计,2005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11.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45.6万吨,增幅148.4%,创历史新高。
2006年8月下旬,国家对*后一批1998年度以前(含1998年度)6.5万吨老商品棉进行公开竞卖。 截止8月31日,共成交13781吨,平均等级4.79级,平均成交价格为12876元/吨。
(二)需求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度我国累计纺纱152 0173 3840.0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39.39万吨,增幅26.88%。全年度棉花消费量1000万吨左右。
2005年度,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1331.04亿美元,较上年度增加242.12亿美元,增幅22.23%。
(三)市场形势
2005年度,国内棉花市场基本稳定。全年度棉花平均收购价格13000元/吨(中国价格监测中心),比上年度增长20%。平均销售价格14070元/吨(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比上年度增长13%。
今年3月份以来,受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下跌,内外棉价差拉大,国产棉花销售缓慢。国际棉商改变以往销售方式,将棉花运抵中国保税库,给国产棉花销售带来压力。而棉纺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采购方式转变,随用随买,不增加库存。棉花经营企业收购价格偏高,销售成本增加,亏损面扩大。为解决国产棉主要是新疆棉销售不畅问题,国家采取了有关促进国产棉销售的措施,7月份以来国产棉销售进度明显加快。截至8月31日,新疆自治区2005年度棉花基本销完,年度购销比93.08%,农发行贷款收回率99.16%。
二、2006年度
(一)生产收购形势
2006年度,全国棉花面积、产量均比上年增长。据中国棉花协会截至8月底的调查,全国棉花播种面积8065万亩,比上年增长6.2%。由于8月份全国大部棉区天气晴好,有利于棉花裂铃吐絮,多数省区对棉花生产形势的预计好于前期。全国预计棉花产量634万吨,比上年增长11.2%,比上月预计增长5.7%。未来一个月的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8月份以来,各地新棉陆续采摘上市,开局收购价格较高,入市者多为小型收购加工企业。为防范经营风险,多数企业入市谨慎。预计9月下旬以后,各地棉花将大量上市。
(二)国家宏观政策
为了维护棉花市场平稳运行,国家仍将采取信贷、进出口、储备等综合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为有效防控信贷风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今年继续实行棉花收购贷款上限控制政策,即标准级皮棉收购贷款基准暂定为500元/担(新疆480元/担),允许*高上浮50元/担,下浮不限。贷款上限以外的资金需由企业自筹。此外,今年农发行还决定设定棉花收购价格警戒线。收购价格警戒线是以贷款日Cotlook A(FE)指数折算的外棉到岸价为基准,同时参考行业加工费用平均水平、企业应承担的利息、管理费及税金等其他成本予以确定。设定收购价格警戒线,主要是为了保持棉花收购及市场价格在收购期间的稳定,防控信贷风险。企业超过收购价格警戒线收购棉花时,农发行停止发放贷款。
(三)纺织需求情况
受纺织行业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影响,预计2006年度纺织生产和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有所减缓,但全国纺纱产量及棉花需求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全球棉花年度产需略有缺口,总体供需基本平衡。
基于国内棉花丰收、国际资源充裕及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中国棉花协会提醒广大棉农及涉棉企业,注意棉花质量和市场风险。棉农要搞好分摘、分晒、分存、分售,注意挑拣异性纤维,把握市场变化,适时销售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要严把收购加工质量关,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切实防范市场风险。
2006年度,据中国棉花协会8月底调查,预计产量634万吨,比上年增长11.2%。后期气候变化将是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8月份以来,新棉陆续采摘上市,开局收购价格较高,收购量较少,入市者多为小型收购加工企业。预计9月下旬以后,棉花将大量上市。受多种因素制约,预计纺织生产和出口增速有所减缓,但棉花需求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全球棉花产需略有缺口,供需基本平衡。基于国内棉花丰收、国际资源充裕和宏观调控等因素,中国棉花协会提醒棉农和企业,注重棉花质量,防范市场风险。
(一)供给情况
2005年度(2005年9月1日-2006年8月31日,下同),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棉花产量57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9.8%。中国棉花协会统计,全社会棉花收购量540万吨,占总产量95%左右。
海关统计,2005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11.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45.6万吨,增幅148.4%,创历史新高。
2006年8月下旬,国家对*后一批1998年度以前(含1998年度)6.5万吨老商品棉进行公开竞卖。 截止8月31日,共成交13781吨,平均等级4.79级,平均成交价格为12876元/吨。
(二)需求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度我国累计纺纱152 0173 3840.0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39.39万吨,增幅26.88%。全年度棉花消费量1000万吨左右。
2005年度,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1331.04亿美元,较上年度增加242.12亿美元,增幅22.23%。
(三)市场形势
2005年度,国内棉花市场基本稳定。全年度棉花平均收购价格13000元/吨(中国价格监测中心),比上年度增长20%。平均销售价格14070元/吨(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比上年度增长13%。
今年3月份以来,受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下跌,内外棉价差拉大,国产棉花销售缓慢。国际棉商改变以往销售方式,将棉花运抵中国保税库,给国产棉花销售带来压力。而棉纺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采购方式转变,随用随买,不增加库存。棉花经营企业收购价格偏高,销售成本增加,亏损面扩大。为解决国产棉主要是新疆棉销售不畅问题,国家采取了有关促进国产棉销售的措施,7月份以来国产棉销售进度明显加快。截至8月31日,新疆自治区2005年度棉花基本销完,年度购销比93.08%,农发行贷款收回率99.16%。
(一)生产收购形势
2006年度,全国棉花面积、产量均比上年增长。据中国棉花协会截至8月底的调查,全国棉花播种面积8065万亩,比上年增长6.2%。由于8月份全国大部棉区天气晴好,有利于棉花裂铃吐絮,多数省区对棉花生产形势的预计好于前期。全国预计棉花产量634万吨,比上年增长11.2%,比上月预计增长5.7%。未来一个月的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8月份以来,各地新棉陆续采摘上市,开局收购价格较高,入市者多为小型收购加工企业。为防范经营风险,多数企业入市谨慎。预计9月下旬以后,各地棉花将大量上市。
(二)国家宏观政策
为了维护棉花市场平稳运行,国家仍将采取信贷、进出口、储备等综合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为有效防控信贷风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今年继续实行棉花收购贷款上限控制政策,即标准级皮棉收购贷款基准暂定为500元/担(新疆480元/担),允许*高上浮50元/担,下浮不限。贷款上限以外的资金需由企业自筹。此外,今年农发行还决定设定棉花收购价格警戒线。收购价格警戒线是以贷款日Cotlook A(FE)指数折算的外棉到岸价为基准,同时参考行业加工费用平均水平、企业应承担的利息、管理费及税金等其他成本予以确定。设定收购价格警戒线,主要是为了保持棉花收购及市场价格在收购期间的稳定,防控信贷风险。企业超过收购价格警戒线收购棉花时,农发行停止发放贷款。
(三)纺织需求情况
受纺织行业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影响,预计2006年度纺织生产和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有所减缓,但全国纺纱产量及棉花需求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全球棉花年度产需略有缺口,总体供需基本平衡。
基于国内棉花丰收、国际资源充裕及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中国棉花协会提醒广大棉农及涉棉企业,注意棉花质量和市场风险。棉农要搞好分摘、分晒、分存、分售,注意挑拣异性纤维,把握市场变化,适时销售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要严把收购加工质量关,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切实防范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