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看宜昌棉市

百检网 2021-12-23
2004年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湖北省枝江市江口集镇。满街的摩托车载着一脸喜悦的农民们走亲访友,中间不时夹杂着几辆“突突突”的手扶拖拉机,它们不是载的别的什么货物,而是拖的几包棉花! 猴年元宵为何卖起羊年中秋的棉花来?卖棉农民的回答是:囤在屋里等着涨价,没想到春节后的棉价并没有高过去年的*高价,只得匆匆“出货”,筹措春耕资金。 猴年春节,在枝江市,与棉花生产经营有关的“新景观”还有许多。主要产棉区百里洲镇、七星台镇棉农们一改往年过了正月十五再下田的习惯,早早备好营养钵土、种子,有的年前就备好了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2月6日,七星台镇一家种子经销户就卖出抗虫棉种子十几箱。棉农们除了早早备耕,植棉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仅百里洲镇就砍掉梨树,准备扩种和改种棉花5000亩以上。2004年枝江市的棉花扩种面积超万亩已成定局。 与棉农充满期待及早备耕相对应的是,枝江市棉花加工企业的老板们却心急如焚。2002年和2003年的两年间,枝江市内已办证的棉花加工企业达到41家,未办证而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更多,年加工能力过百万担,是该市棉花总产量的3倍以上。据统计,截至2月7日,枝江市大小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库存棉花达到8万担左右,约占该市棉花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皮棉有价无市,调不出去,压库严重。 棉价,还会继续上涨吗?棉农、棉商、加工厂、纺织厂众说纷纭。 雾里看涨跌 “疯狂的棉价,理性的市场。”这是中国一位资深棉花分析预测师对2003年棉花市场的评价。 枝江是我市的植棉大市,也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市之一。植棉多年的棉农做梦也没想到,去年种棉花竟有如此待遇:棉桃还未绽开,就有一拨又一拨的大小花贩子上门*力定购,花从田里一摘下来,来不及晒干,来不及分级,就被花贩子抢走。一夜之间,棉花由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棉农们坐在花包上,翘起二郎腿,大腔高嗓地拿俏:“这几包花暂时不卖!”引来花贩子们打破脑壳。 去年,新棉一开秤,价就往上窜。籽棉收购价2.9元/斤,比往年高出1元左右,收售旺季*高价格达4.2元/斤,年内平均价格也在3.7元/斤左右。关于棉花涨价因素,枝江市棉花公司经理戴华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原料相对紧缺。由于国际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加之灾害不断,至2002年,棉花减产幅度已超过30%。而枝江市棉花种植面积*高年份为22万亩,产量53万担。一个棉花加工企业要确保不亏损,年收购量须在两万担以上。与120万担的年加工能力相比,该市2003年24万担的产量当然成为稀缺资源,导致加工企业疯狂抢购,抢完枝江棉花还不够,连当阳、草埠湖、公安、松滋等周边棉区也成为枝江棉花加工企业的疯抢之地。二是国家政策调控。我国棉花配额发放,为国际棉花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国际国内棉花价格遥相呼应、交替上行的局面。新疆棉花出疆缓慢。新疆方面大量合同不能兑现,加工缓慢,销售基本停滞,对棉花价格上行起到火箭般的推进作用。 棉花价格上蹿下跳,进三退一,棉农们虽搞不懂为什么,但欣慰的是总体保持了上涨趋势,相对往年,农民们可以说是大赚了一笔。增收之余,他们心里对棉价上涨的因素和今后的走势并没底。正如七星台镇兴隆山村党支部书记何广富所说,农民作为种棉者,就像隔着一层层雾霭看市场,隐隐约约摸不着揪不住,去年的棉农是顶着一头雾水在高兴地数钱。“4.2元一斤的籽棉价格高得连我们都觉得不正常!”何广富至今还心有余悸。 何支书的后怕不是没有道理。 雨前堆疑云 少数人靠经营棉花暴富的“神话”在乡间流传,成百上千的投机者盯上棉花,成千上万的资金粘上棉花。据枝江市工商、质检部门提供的数据,枝江市批准发证的棉花加工企业已达41家,无证经营的加工企业根本难以统计。 在区域性的低水平重复投资背后,却是供求基本平衡和理性的市场。去年,全国产棉480万吨,年初库存约200万吨,进口200万吨,目前已到港100多万吨,尽管去年减产,但与650万吨的用棉需求相比,供求基本是平衡的。如此背景下,枝江棉花加工企业的风险凸现。 风险一:加工企业收购成本高。由于无序竞争,抬价收购,三级标棉加工后的成本价在1.8万元/吨左右,远高于历史*高价1.4万元/吨。  风险二:纺织企业谨慎用棉。按往年规律,纺织企业都是存棉至次年8月新棉上市,但去年底以来,纺织企业基本未库存,采取接到订单就进原料、用多少购多少的谨慎态度。  风险三:加工企业大量压库。农民的棉花脱手了,棉纺企业没有接,那么棉花就只能积压在加工企业手中。低于成本价,谁也不愿出手,谁也不愿意“先死”,只有硬扛着。  风险四:本地棉花缺乏竞争力。就枝江而言,业内人士分析,去年棉花抢购普遍不分级,有的甚至掺杂使假,异纤维含量高,大多是三、四级花,一、二级花很少,不能纺高支纱,品质远不如进口棉,被出口型纺织企业弃用。  风险五:加工企业资金趋紧。据调查,棉花加工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三种渠道:银行贷款约占30%,民间社会融资占60%,企业自有资金仅占10%左右,一旦收购加工企业资金链断裂,后果严重。  棉花市场的潜在风险正在聚集。据一位业内人士估计,这种风险将在今年5月至8月出现,因为加工企业将不得不在新棉上市前清仓纳新。国际棉花市场在此时期走势才会明朗。  雨云已当空。加工企业和棉商的系统风险一旦释放,将使棉花市场产生剧烈波动。  受损的还有棉农。 风起无形处  去年底,百里洲镇精华村二组农民吴义丰痛下决心,将5亩多梨树全部砍掉,改种棉花,他算了账,按去年的棉价,种一亩棉花比种梨子多收入300多元。2002年、2003年,精华村有一部分农民将梨树砍掉,全部改种棉花。七星台镇东林村党支部书记王吉禹说,东林村农民今春在其他方面投入不大,杂粮田都调出来准备种棉花了,对养殖业基本没有投入。  效益不佳的果树砍掉了,杂粮田调出来了,零头散角被开垦了,甚至连不适宜植棉的低洼地、丘岗挂坡也留作棉田了……于是,棉种售价**高涨,今春开市涨幅达40%仍然脱销。 2002年,枝江市棉花种植面积降到*低点,为11.1万亩。2003年增至15.6万亩。2004年,预计将增至17万亩,比2002年增加6万亩。 “我们扩大棉花面积,外省外国肯定也在扩大。”百里洲镇副镇长傅远清精明地判断说。农民明知去年棉价不正常,为什么还要扩种呢,主要是认为即使今年价格下跌,棉价也会在一个相对高位运行,与2002年相比,籽棉能卖到2.7元~2.8元一斤就感到满足了,何况今年2月中旬的收购价还维持在3.4元左右,棉农始终认为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之一,起码不愁销路。 市场比文件管用,市场比号召有效。尽管棉花主产区各级政府一再引导农民稳定棉花面积,避免盲目扩种,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还是牵引着农民纷纷扩种和改种棉花。一位村干部无奈地说,近些年年年搞调整,但就是没有找到能适应市场的有效模式,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差,只得求个“稳当”,继续种棉花。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少数加工企业和生产资料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不负责任地向农民传递“今年棉花还要涨”的信息,误导农民盲目扩种。种种信息表明,2004年全国棉区都将增加棉花面积,世界其他各国也会有所行动,加上去年的棉价虚高,今年收购价还无法准确预测。鉴于此,棉花专家提醒棉农应从权威部门和可靠渠道获取棉花产销信息,科学决策,扩种适度,切不可盲目跟风。目前正值备耕时节,建议棉农们应在品种结构和质量上狠下功夫,正确选种,扩大优质棉面积,降低种植成本,收购期间应力避去年“萝卜俏了不洗泥”的做法,改变采收习惯,同加工企业一道,在质量检验部门的帮助下,提高品质,使棉花生产形成优势产业,化解市场风险,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