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棉花协会赴仙桃、潜江、钟祥、沙洋、襄樊、枣阳等地开展棉花生产、市场购销形势和纺织企业情况调查,重点了解当前棉花价格调整对市场的影响及各市场主体的表现和应对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一、减产已成定局,各地收获期略有差异。受气候影响,今年棉花单产同比下降。据潜江鑫城棉花专业合作社成员介绍,今年7月份的雨水、8月份的高温,9月份至今的低温都不利棉花生长,普遍减产10-20%。沙洋、钟祥、襄樊、枣阳等地也反映今年单产因气候灾害同比上年下降了约两成。另因各地种植习惯、季节和土壤特性不同,使得棉花收获期有所差异,10月下旬襄樊就已开始拨杆;潜江有部分油后棉因移栽延迟,目前还有近50%未收获。
二、植棉收益增加预热来年植棉积*性,多种因素将制约植棉面积上调幅度。今年籽棉收购价高,使棉农植棉收益大幅提高,仙桃六合村一李姓村民介绍,今年植棉4亩(1000平方米/亩),单产籽棉650斤,平均交售价5.5元/斤,*高售价6.9元/斤,每亩毛收入3575元;去年单产籽棉850斤,交售均价3元/斤,每亩毛收入2550元,同比每亩增收1025元,增幅40%。虽然收益增加,激发了部分农民扩增来年植棉面积的意向,但总体增幅不大,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土壤条件,有些地方必须进行水旱轮换种植预防枯黄痿病;二是粮食、黄豆、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的收益也有所提高;三是大部分农民认为今年棉花价格上涨异常过猛,明年价格不一定能维持高价位,还是统筹兼顾多种作物种植计划;四是种植粮食的稳定性和政策性,使得农民**种粮,一般是在稳定了粮食生产后,再考虑种植其他作物。因此,各地反映明年植棉面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能稳中略有上升就很可观了。
三、近期棉花价格大幅调整,市场反映强烈。近日棉花期货价格连续下跌,对市场冲击震动巨大,购销价格下调是表象,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市场主体的心理和信心。
1、棉农表现较为平和,出现少量惜售。收购价格连续下跌,棉农表现较为平和,大部分棉农认为棉价有4-5元/斤已是很难得了,随摘随卖,存货不多,跌价对其影响不大。即使有存棉,要么是*少数棉农有意囤积的少量高品级花,要么是近日采摘的还没来得及交售的花。有棉农认为如果收购价格跌破5元将考虑存放到节后交售。
2、棉贩急售与惜售并存,交售呈现小高峰。价格下跌对棉贩的影响首当其冲,连续跌价使得棉贩不敢轻易收购,有存棉的棉贩要么因购销价格倒挂,惜售心理严重;要么因恐慌心理,急迫交售。沙洋某收购加工厂负责人介绍,以前都是收购加工厂发信息向棉贩们寻求资源,现在市场天平一下换位,跌价第二天棉贩们蜂拥而至,在收购厂门口排队交售,从早上7点一直收购到半夜3点多钟,平日只收10-20万斤,这一日共收购籽棉90多万斤,并且品质明显高于前期。一些囤积量大、赌后市的棉贩因购销价格倒挂,潜亏已达十多万元。还有部分有囤棉的棉贩仍看好后市,目前采取少量试探性交售,观望行情变化。
3、棉花收购加工厂应市下调收购价格,加大各项指标控制力度。大部分收购加工厂认为目前价格下降有利收购,不仅可摊低前期收购成本,而且有利执行收购质量标准。他们及时调整了收购价格,跌价前收购均价还是6.5-6.9元/斤,*高达到7-7.2元/斤的价格,隔天就到了5.9元/斤。枣阳某收购厂负责人说,现在是买卖双方的博弈阶段,也是市场的观察期,询价多,成交量不大。
4、纺织厂认为价格下挫符合预期,生产、采购缩量,观望为主。纺织厂认为期货价格下挫从而带动现货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襄樊某纺织厂采购部负责人介绍,前期纱、布销售还比较顺畅,下游也基本认同和接受了前期3万元的棉花价位,但近期期货出现大的调整,并且政策面也不支持棉价上涨,同时本厂还有近1个月的用棉库存,所以目前的原料采购和接单以观望为主,待形势明朗后再操作。他说纺织厂不怕高棉价,*担心的是棉价涨跌不稳,不能准确核定成本,影响下游接单。现在厂里生产基本正常,因价格波动频繁,不敢大量接长单、外单,同时也为稳定用工,目前以生产常规产品为主,订单生产为辅,如果形势继续趋紧,下步准备通过缩短开工时间、放缓生产节奏来应对市场风险。
四、郑棉期货连续跌停,对后势预测出现较大分歧。对后势预测一直存有看涨、看跌两种观点,棉价稳冲2.8万、3万元、3.2万元的预言不断兑现,使得前期看涨者居多。近日期货、外盘连续下跌导致市场预测出现了较大分歧,总体看谨慎论盖过乐观论。
看涨者的理由来源于缺口、加工成本、国家调控能力和时间跨度。他们认为今年棉花减产已是不争的事实,纺织用棉量是硬性需求,缺口肯定存在;目前棉花的收购量已占产量的80%,高收购成本(皮棉26000-28000元/吨)已成定局,棉花收购加工厂不可能跌破成本亏损经营;从现在到下个年度的新棉上市还有漫长的8-9个月,随着时间推移,资源不断消耗,价格会反弹高涨,回到3万元并继续上行应该没有问题。现在的调整只是短期的,市场的连锁反应主要是价格连续下调挫折了市场信心,但棉花的强势格局不会改变。
看跌者主要认为市场不支撑高棉价,当前价格已违背了价值规律,不是真实的市场供需表现,有很大的资本炒作成份,并且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不可小视,加之棉花有国际市场背景,全球的资源是基本平衡的,随着下游消化疲软、进口棉到港、新疆棉大量出疆,棉价会继续下行。
较为中立的观点,认为价格会下调,目前这种形势会延续跌破基本面,出现过度下跌很有可能,但下跌不会长期存在,待市场被确认后,还会迅速回到应有的基本面,下跌的支撑底线应该是收购加工成本,这一基本面将是有利于棉花产业农工商三方均衡利益的基本面。
一、减产已成定局,各地收获期略有差异。受气候影响,今年棉花单产同比下降。据潜江鑫城棉花专业合作社成员介绍,今年7月份的雨水、8月份的高温,9月份至今的低温都不利棉花生长,普遍减产10-20%。沙洋、钟祥、襄樊、枣阳等地也反映今年单产因气候灾害同比上年下降了约两成。另因各地种植习惯、季节和土壤特性不同,使得棉花收获期有所差异,10月下旬襄樊就已开始拨杆;潜江有部分油后棉因移栽延迟,目前还有近50%未收获。
二、植棉收益增加预热来年植棉积*性,多种因素将制约植棉面积上调幅度。今年籽棉收购价高,使棉农植棉收益大幅提高,仙桃六合村一李姓村民介绍,今年植棉4亩(1000平方米/亩),单产籽棉650斤,平均交售价5.5元/斤,*高售价6.9元/斤,每亩毛收入3575元;去年单产籽棉850斤,交售均价3元/斤,每亩毛收入2550元,同比每亩增收1025元,增幅40%。虽然收益增加,激发了部分农民扩增来年植棉面积的意向,但总体增幅不大,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土壤条件,有些地方必须进行水旱轮换种植预防枯黄痿病;二是粮食、黄豆、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的收益也有所提高;三是大部分农民认为今年棉花价格上涨异常过猛,明年价格不一定能维持高价位,还是统筹兼顾多种作物种植计划;四是种植粮食的稳定性和政策性,使得农民**种粮,一般是在稳定了粮食生产后,再考虑种植其他作物。因此,各地反映明年植棉面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能稳中略有上升就很可观了。
三、近期棉花价格大幅调整,市场反映强烈。近日棉花期货价格连续下跌,对市场冲击震动巨大,购销价格下调是表象,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市场主体的心理和信心。
1、棉农表现较为平和,出现少量惜售。收购价格连续下跌,棉农表现较为平和,大部分棉农认为棉价有4-5元/斤已是很难得了,随摘随卖,存货不多,跌价对其影响不大。即使有存棉,要么是*少数棉农有意囤积的少量高品级花,要么是近日采摘的还没来得及交售的花。有棉农认为如果收购价格跌破5元将考虑存放到节后交售。
2、棉贩急售与惜售并存,交售呈现小高峰。价格下跌对棉贩的影响首当其冲,连续跌价使得棉贩不敢轻易收购,有存棉的棉贩要么因购销价格倒挂,惜售心理严重;要么因恐慌心理,急迫交售。沙洋某收购加工厂负责人介绍,以前都是收购加工厂发信息向棉贩们寻求资源,现在市场天平一下换位,跌价第二天棉贩们蜂拥而至,在收购厂门口排队交售,从早上7点一直收购到半夜3点多钟,平日只收10-20万斤,这一日共收购籽棉90多万斤,并且品质明显高于前期。一些囤积量大、赌后市的棉贩因购销价格倒挂,潜亏已达十多万元。还有部分有囤棉的棉贩仍看好后市,目前采取少量试探性交售,观望行情变化。
3、棉花收购加工厂应市下调收购价格,加大各项指标控制力度。大部分收购加工厂认为目前价格下降有利收购,不仅可摊低前期收购成本,而且有利执行收购质量标准。他们及时调整了收购价格,跌价前收购均价还是6.5-6.9元/斤,*高达到7-7.2元/斤的价格,隔天就到了5.9元/斤。枣阳某收购厂负责人说,现在是买卖双方的博弈阶段,也是市场的观察期,询价多,成交量不大。
4、纺织厂认为价格下挫符合预期,生产、采购缩量,观望为主。纺织厂认为期货价格下挫从而带动现货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襄樊某纺织厂采购部负责人介绍,前期纱、布销售还比较顺畅,下游也基本认同和接受了前期3万元的棉花价位,但近期期货出现大的调整,并且政策面也不支持棉价上涨,同时本厂还有近1个月的用棉库存,所以目前的原料采购和接单以观望为主,待形势明朗后再操作。他说纺织厂不怕高棉价,*担心的是棉价涨跌不稳,不能准确核定成本,影响下游接单。现在厂里生产基本正常,因价格波动频繁,不敢大量接长单、外单,同时也为稳定用工,目前以生产常规产品为主,订单生产为辅,如果形势继续趋紧,下步准备通过缩短开工时间、放缓生产节奏来应对市场风险。
四、郑棉期货连续跌停,对后势预测出现较大分歧。对后势预测一直存有看涨、看跌两种观点,棉价稳冲2.8万、3万元、3.2万元的预言不断兑现,使得前期看涨者居多。近日期货、外盘连续下跌导致市场预测出现了较大分歧,总体看谨慎论盖过乐观论。
看涨者的理由来源于缺口、加工成本、国家调控能力和时间跨度。他们认为今年棉花减产已是不争的事实,纺织用棉量是硬性需求,缺口肯定存在;目前棉花的收购量已占产量的80%,高收购成本(皮棉26000-28000元/吨)已成定局,棉花收购加工厂不可能跌破成本亏损经营;从现在到下个年度的新棉上市还有漫长的8-9个月,随着时间推移,资源不断消耗,价格会反弹高涨,回到3万元并继续上行应该没有问题。现在的调整只是短期的,市场的连锁反应主要是价格连续下调挫折了市场信心,但棉花的强势格局不会改变。
看跌者主要认为市场不支撑高棉价,当前价格已违背了价值规律,不是真实的市场供需表现,有很大的资本炒作成份,并且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不可小视,加之棉花有国际市场背景,全球的资源是基本平衡的,随着下游消化疲软、进口棉到港、新疆棉大量出疆,棉价会继续下行。
较为中立的观点,认为价格会下调,目前这种形势会延续跌破基本面,出现过度下跌很有可能,但下跌不会长期存在,待市场被确认后,还会迅速回到应有的基本面,下跌的支撑底线应该是收购加工成本,这一基本面将是有利于棉花产业农工商三方均衡利益的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