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棉花生产稳定发展,河南省今年在棉花生产上重点抓好“两个调整”,即调整棉花生产布局和调整棉花品质结构。
河南省以《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为依据,坚持“三压缩,一稳定”原则,即压缩夏棉区、压缩低产区、压缩分散棉区,稳定棉花主产区,使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向优势区域集中。在全省布局上,“巩固豫东棉区,发展南阳盆地棉区,稳定豫北棉区”,进一步强化“三大棉区”的优势地位,使“三大棉区”的种植面积和棉花总产分别占到全省的97%和99%。全省10万亩以上的棉花主产县稳定在40个左右,种植面积约占全省棉花面积的95%以上。
在品质结构上,主要是扩大中长绒棉花品种的种植面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该省已经引进了具有较高内在品质和良好综合性状的棉花新品种,示范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力争用3~4年的时间,在河南省发展到50万亩,带动棉花品质结构的全面调整。在棉花质量方面,要以提高“质量一致性”,控制“异性纤维”为重点,进一步发挥省棉花质量检测中心的作用,逐步推行棉花自动取样、条码管理、网络信息发布等办法,全面提升棉花质量。
此外,该省还推广了“一套技术”,即“种、虫、膜、肥、密、调、套”七大关键技术,并扩大示范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技术。在全省棉花主产区建立大规模、高标准的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综合示范区,进一步探索亩产皮棉100公斤以上、亩产值2000元以上的配套技术模式,带动全省大面积棉花生产水平的提高。力争使河南省棉种脱绒包衣率达到8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占7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80%以上,全面普及两膜栽培(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和化学调控技术,扩大多熟间(作)套(种)面积,使新品种、新技术在棉花增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河南省以《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为依据,坚持“三压缩,一稳定”原则,即压缩夏棉区、压缩低产区、压缩分散棉区,稳定棉花主产区,使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向优势区域集中。在全省布局上,“巩固豫东棉区,发展南阳盆地棉区,稳定豫北棉区”,进一步强化“三大棉区”的优势地位,使“三大棉区”的种植面积和棉花总产分别占到全省的97%和99%。全省10万亩以上的棉花主产县稳定在40个左右,种植面积约占全省棉花面积的95%以上。
在品质结构上,主要是扩大中长绒棉花品种的种植面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该省已经引进了具有较高内在品质和良好综合性状的棉花新品种,示范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力争用3~4年的时间,在河南省发展到50万亩,带动棉花品质结构的全面调整。在棉花质量方面,要以提高“质量一致性”,控制“异性纤维”为重点,进一步发挥省棉花质量检测中心的作用,逐步推行棉花自动取样、条码管理、网络信息发布等办法,全面提升棉花质量。
此外,该省还推广了“一套技术”,即“种、虫、膜、肥、密、调、套”七大关键技术,并扩大示范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技术。在全省棉花主产区建立大规模、高标准的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综合示范区,进一步探索亩产皮棉100公斤以上、亩产值2000元以上的配套技术模式,带动全省大面积棉花生产水平的提高。力争使河南省棉种脱绒包衣率达到8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占7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80%以上,全面普及两膜栽培(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和化学调控技术,扩大多熟间(作)套(种)面积,使新品种、新技术在棉花增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