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由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方式
1、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融入国际分工更精细、更紧密的跨国生产网络之中。
1.1高新技术加快了世界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
发达国家在本国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在成本*低的国家或地区组织生产。
2001-2003年发展中国家的FDI(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状况指数年均为1.25,其中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为1.54,发达国家为0.92;
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介入新兴产业,寻求发展空间,在国外投资增速快于发达国家,总存量已占全球FDI总存量的1/10,达9000亿美元。
中国2000-2004实际利用外资从402.7亿美元上升到606.3亿美元,年均增长10.8%,中国非金融企业截止2003年五年时间海外投资累计334亿美元。
1.2 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形成多层次,纵横交错网络。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从传统纵向分工转向纵向与横向交叉的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结构。
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
2、自由贸易是不同国家实现比较效益的共同需要。
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显示,自由贸易总趋势促进了世界各国GDP增长。
2.1 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使资源跨国流通量增长速度比生产增长得更快。
152 0173 3840年到2002年世界人口增长39.48%,纤维总量增长90.4%,而纤维制品贸易增长了269.44%。
2.2消除配额体制的障碍,使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
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布→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
国际零售业真正成为跨国生产的**道工序,而跨国生产真正成为个性化消费的起点。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必将给人类衣着消费带来更大的福祉。
二、在新时期中国纺织工业持续增长的国内动力和全球化因素
1、内需仍将是中国纺织工业今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人均GDP在2003年达到1000美元,到2020年的目标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纺织工业将一直保持重要的地位。
1.1 纺织工业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仍在加强。
在2000年中国经济投入产出表中,纺织工业对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影响力系数仍达125%,高于各部门平均值25个百分点。
1.2 国内13亿人口纤维消费将持续较快增长。
2001-2003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达12.71%,高于152 0173 3840-2000年增速5个百分点。在年销售额达500万元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2000-2004年销售产值增长82.17%,而出口交货值仅增长70.34%。
1.3 全国就业压力仍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推动因素。
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4.6%,每年新增劳动力大约1000万人,农村富裕劳动力大约有1.5亿人。纺织工业在2004年的从业人数达1900万人。在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全国企业中,纺织工业从业人数占全国工业人数的比重从2000年的13.28%上升到2004年的14.67%。
1.4 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中国纺织工业持续发展*重要的历史条件。
中国从1978年到2004年,乡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82%下降到58%,但仍有7.6亿农民,其人均耕地只有0.2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欧洲的2%,北美的1.59%)。
2004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只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16%。
纺织工业使用中国农业纤维达700多万吨,涉及1亿农民生计。
在纺织行业从业的来自农村的职工约1350多万人。
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广大农村区域的纺织产业集群,生产规模约占全国80%,成为推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2、中国在新时期继续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将使中国纺织工业获得更大的活力和更广阔的国际合作空间。
2.1 中国将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加快金融、财税和投资体制改革以及市场体系建设。
2.2 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
中国的关税要降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水平,取消大多数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开放服务领域,中国将进一步加快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2000-2004年纺织品服装出口一般贸易所占比重
2.3 中国纺织工业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国内社会投资和海外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纺织工业年销售额达500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实收资本结构(%)
2.4 中国注重发展多边和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推动国际市场多元化。
2004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结构
2.5 中国纺织工业扩大利用多种国际资源。
2004年三资企业在销售额达500万元规模的企业中占重要地位:
1998至2003年中国进口纺织相关产品
2.6 中国纺织工业出口为相关产业进口提供了贸易平衡条件。
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对全国进出口贸易贡献(1960-2004)
三、中国纺织工业在新时期发展的总趋势是产业升级
1、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1.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纺织工业的发展要服从于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为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
1.2 中国纺织工业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着世界纺织工业技术进步加快、国际国内对衣着消费质量和品位要求日益提高、世界衣着市场供过于求压力增大以及面临纤维资源、能源、水、环境等方面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力资源和各种资源成本日益提高的挑战。
2、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升级
2.1 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内容: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提高行业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发展清洁生产;注重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加强教育培训和社会责任的规范管理。
2.2 产业升级的重点目标
—— 提高产品质量;
—— 增强创新能力;
——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实现纺织工业在衣着、家用纺织品、产业用技术纺织品等三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在数量上的增长幅度将逐步放缓。
四、促进自由贸易,寻求更广泛合作
1、提高引进水平,增强走出去能力。 引 进:技术、装备、管理、人才、投资;
走出去:寻求更广泛资源配置,发展在海外合作领域;
2、积*开展与各国纺织工业组织间的交流对话。
增进相互了解,消除分歧,化解摩擦,扩大互补合作,促进协同发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经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国家的同行业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3、积*开展与国际零售业合作。
发展跨国供应链体系,建设中国纺织工业与国际零售业之间畅通、便捷、安全的贸易渠道。以本次会议为开端,我们愿意与国际零售业组织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探讨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方面的合作可能。
4、积*参与和维护纺织品国际贸易新秩序。
按WTO各签约国公认的准则,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多边或双边的合法权宜,共同克服有悖于WTO原则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5、加强行业自律。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中国政府宏观政策指引下,与中国相关社团组织合作,组织广大企业参与行业自律,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开展国际合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公平秩序。
—— 加强质量控制,建设质量标准检测服务系统;
——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加强调查研究,推广先进经验,开展培训与咨询服务,开展行业性认证服务;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融入国际分工更精细、更紧密的跨国生产网络之中。
1.1高新技术加快了世界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
发达国家在本国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在成本*低的国家或地区组织生产。
2001-2003年发展中国家的FDI(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状况指数年均为1.25,其中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为1.54,发达国家为0.92;
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介入新兴产业,寻求发展空间,在国外投资增速快于发达国家,总存量已占全球FDI总存量的1/10,达9000亿美元。
中国2000-2004实际利用外资从402.7亿美元上升到606.3亿美元,年均增长10.8%,中国非金融企业截止2003年五年时间海外投资累计334亿美元。
1.2 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形成多层次,纵横交错网络。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从传统纵向分工转向纵向与横向交叉的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结构。
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
2、自由贸易是不同国家实现比较效益的共同需要。
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显示,自由贸易总趋势促进了世界各国GDP增长。
2.1 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使资源跨国流通量增长速度比生产增长得更快。
152 0173 3840年到2002年世界人口增长39.48%,纤维总量增长90.4%,而纤维制品贸易增长了269.44%。
2.2消除配额体制的障碍,使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
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布→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
国际零售业真正成为跨国生产的**道工序,而跨国生产真正成为个性化消费的起点。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必将给人类衣着消费带来更大的福祉。
二、在新时期中国纺织工业持续增长的国内动力和全球化因素
1、内需仍将是中国纺织工业今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人均GDP在2003年达到1000美元,到2020年的目标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纺织工业将一直保持重要的地位。
1.1 纺织工业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仍在加强。
在2000年中国经济投入产出表中,纺织工业对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影响力系数仍达125%,高于各部门平均值25个百分点。
1.2 国内13亿人口纤维消费将持续较快增长。
2001-2003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达12.71%,高于152 0173 3840-2000年增速5个百分点。在年销售额达500万元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2000-2004年销售产值增长82.17%,而出口交货值仅增长70.34%。
1.3 全国就业压力仍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推动因素。
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4.6%,每年新增劳动力大约1000万人,农村富裕劳动力大约有1.5亿人。纺织工业在2004年的从业人数达1900万人。在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全国企业中,纺织工业从业人数占全国工业人数的比重从2000年的13.28%上升到2004年的14.67%。
1.4 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中国纺织工业持续发展*重要的历史条件。
中国从1978年到2004年,乡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82%下降到58%,但仍有7.6亿农民,其人均耕地只有0.2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欧洲的2%,北美的1.59%)。
2004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只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16%。
纺织工业使用中国农业纤维达700多万吨,涉及1亿农民生计。
在纺织行业从业的来自农村的职工约1350多万人。
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广大农村区域的纺织产业集群,生产规模约占全国80%,成为推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2、中国在新时期继续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将使中国纺织工业获得更大的活力和更广阔的国际合作空间。
2.1 中国将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加快金融、财税和投资体制改革以及市场体系建设。
2.2 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
中国的关税要降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水平,取消大多数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开放服务领域,中国将进一步加快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2000-2004年纺织品服装出口一般贸易所占比重
2.3 中国纺织工业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国内社会投资和海外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纺织工业年销售额达500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实收资本结构(%)
2.4 中国注重发展多边和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推动国际市场多元化。
2004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结构
2.5 中国纺织工业扩大利用多种国际资源。
2004年三资企业在销售额达500万元规模的企业中占重要地位:
1998至2003年中国进口纺织相关产品
2.6 中国纺织工业出口为相关产业进口提供了贸易平衡条件。
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对全国进出口贸易贡献(1960-2004)
三、中国纺织工业在新时期发展的总趋势是产业升级
1、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1.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纺织工业的发展要服从于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为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
1.2 中国纺织工业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着世界纺织工业技术进步加快、国际国内对衣着消费质量和品位要求日益提高、世界衣着市场供过于求压力增大以及面临纤维资源、能源、水、环境等方面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力资源和各种资源成本日益提高的挑战。
2、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升级
2.1 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内容: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提高行业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发展清洁生产;注重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加强教育培训和社会责任的规范管理。
2.2 产业升级的重点目标
—— 提高产品质量;
—— 增强创新能力;
——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实现纺织工业在衣着、家用纺织品、产业用技术纺织品等三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在数量上的增长幅度将逐步放缓。
四、促进自由贸易,寻求更广泛合作
1、提高引进水平,增强走出去能力。 引 进:技术、装备、管理、人才、投资;
走出去:寻求更广泛资源配置,发展在海外合作领域;
2、积*开展与各国纺织工业组织间的交流对话。
增进相互了解,消除分歧,化解摩擦,扩大互补合作,促进协同发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经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国家的同行业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3、积*开展与国际零售业合作。
发展跨国供应链体系,建设中国纺织工业与国际零售业之间畅通、便捷、安全的贸易渠道。以本次会议为开端,我们愿意与国际零售业组织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探讨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方面的合作可能。
4、积*参与和维护纺织品国际贸易新秩序。
按WTO各签约国公认的准则,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多边或双边的合法权宜,共同克服有悖于WTO原则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5、加强行业自律。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中国政府宏观政策指引下,与中国相关社团组织合作,组织广大企业参与行业自律,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开展国际合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公平秩序。
—— 加强质量控制,建设质量标准检测服务系统;
——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加强调查研究,推广先进经验,开展培训与咨询服务,开展行业性认证服务;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