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东企业招工问题的看法,新闻媒体比较悲观,劳动部门比较乐观,企业厂商比较实际。而实际调查的结果是:大型企业、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出资的企业不缺工人,部分台资和港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则出现了招工不足的情况。估计广东全省民工缺口在100万人左右。
广东省农调队对广东劳动力市场的调查表明
不是“民工荒”而是“民工紧”
近日不少媒体报道了“广东出现‘民工荒’,广州、深圳、东莞紧缺民工200万”。为了解广东企业招工的情况,省农调队*近走访了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市和省劳动管理部门,并在这些地区调查了12个企业。调查结果表明:广东近日出现的是“民工紧”而不是“民工荒”。具体来说,广东劳动力市场已经并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劳动力供给由供远过于求向供略过于求转变,企业用工出现结构性、行业性和季节性的短缺,部分企业用工困难缺口较大,估计全省紧缺民工在100万人左右。省农调队的专家解释说,由于总的用工形势仍是供略大于求,短缺只是结构性、行业性和季节性的,因此,“民工紧”的判断比“民工荒”的判断准确一些。
劳动部门:
“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并存
省和四个市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关领导都认为“民工荒”的说法比较夸张,广东劳动力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并存,“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在,没有出现“民工荒”的现象。
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有关领导认为,广东的确缺少一些**管理人员和**技工,2003年全省约有156 0190 2607万—200万人的缺口,但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目前广东省内民工约有1900万人,其中本省500多万,省外1300多万。企业用工也是“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新老民工流动转换的比例约为15%,每年有接近300万民工的流动量。省劳动部门认为,广东整体上民工并不紧缺,即便有个别企业暂时缺人,但一般在两个星期内就会补齐。
据市级劳动部门掌握的资料,东莞市目前有企业1.6万家,外来民工261万人,其中外省民工占70%。今年5月份该市就业中心作了企业用工状况调查,共收回2500家企业问卷,缺口约为13万人。出口和税利占全市的60%的300家大企业用工完全没有问题;缺民工的只是部分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和食宿条件不佳的中、小企业。
此外,佛山市有外来民工156.3万人,其中外省民工109.4万人,估计企业紧缺民工约10万人左右。深圳市有外来民工410万人,其中外省民工占80%,估计企业紧缺民工约20万人左右。
广州市有外来民工280万人,劳动部门没有掌握紧缺民工的数字。四市劳动部门均认为,现在的劳动力市场是供需两旺,每个市每天进入就业中心找工的人员有几百人以上,而进来招工的企业每天也有几十个。同时他们也承认,从前年开始招工形势逐渐趋紧,部分企业出现招工困难,企业用工条件开始放宽,对民工任意挑剔的现象有所减少。
企业:
千元月工资成招工难易分界线
省农调队在四个市调查了12个企业,它们2003年平均产值为18303万元,平均员工数为1584人,其中外省民工为1339人,占84.5%。2004年民工平均月工资为824元,认为工资比上年增加的有11个企业,占91.7%,如果加上食宿补贴,12个企业民工的月收入实际约为1000元。有10家企业上半年有招工,招工计划为6480人,实际招工4107人,民工缺口为2373人,占招工计划的36.6%,占员工总数的14.3%。
深圳某电子有限公司是一间生产电子主板的外资企业,有员工1000人,员工福利待遇中等。该公司李经理说:“招工紧的情况前两三年已经出现,招100个人有300人应征的局面再也不会出现。今年情况更紧张,企业上半年要招400人,降低了条件只招到100人。员工的流动性增大,以前约为2.5%,现在是15%,人事部的工作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南海市平洲某电子有限公司有员工4200人,上半年计划招工1800人,实际只招到1000人。该厂由于新建成不久,车间及饭堂条件都不错,但工人工资每月只有750元,加上食宿补贴也只有850元左右;工人住宿条件比较差,一间30多平方米的宿舍要住40个人。该厂人事部张部长说:“今年订单很多,由于招工紧张,工厂开工不足,造成订单欠单量增加,影响了企业的交货和信誉。”
花都区比尔莱斯自行车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该公司共有员工500余人,上半年计划招收100人,但实际只招了60人。该公司的董事长江显灿表示,以往工人很充足,企业在招工方面很主动,现在不仅技术管理人员难招,连招收普通一线工人也有些困难。目前公司开始主动地去其它地方,如到贵州农村招收工人,但招来一批后很快就被其它企业挖走了。
当然,也有企业招工顺利。佛山市杜邦鸿宏基薄膜有限公司现有员工643人,上半年招工70人,**就完成招工任务。该公司民工试用期每月工资800元,三个月试用期满为156 0190 26070元,有5年工龄的工人约为2000多元;员工吃饭免费,住宿为两人一间房,每月交70元。南海市南鑫鞋业公司有员工3500人,月工资约为800多元,工人食宿免费;工厂为新建,有足球场和其它文体设施,宿舍装有空调,劳动保护设备比较完善。因此,该厂招工也很顺利,上半年计划招工500人,实际招工490人,缺口很小。
专家:
紧缺民工估计在100万人左右
通过调查分析,省农调队的专家认为:对广东企业招工问题的看法,新闻媒体比较悲观,劳动部门比较乐观,而企业厂商比较实际。而专家们的结论则是:广东近日出现的是“民工紧”而不是“民工荒”。由于种种原因,广东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劳动力供给由供远过于求向供略过于求转变,部分企业用工困难缺口较大。估计全省紧缺民工在100万人左右。
据劳动管理部门反映,出口及税利占大头的广东大型企业由于员工福利较好,基本不存在民工紧缺的现象。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比较大型的民营企业,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出资的企业,由于信用较好也不缺工人。相反,部分台资和港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出现了招工不足的情况,深圳、东莞和佛山三市的民工紧缺约为43万人。但是,劳动部门并不掌握全社会的就业情况,一些超小型企业没有进行工商登记而没有记录,另外,部分已登记的中小企业也没有如实提供民工需求信息。
省农调队本次重点调查的12家企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涉及行业为制鞋、制衣、塑料和电子行业;多数行业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不高,机械装备价值低,进入门槛较低;另一方面是劳动强度大,就业环境差,产品利润低。这些企业民工缺口占招工计划的36.6%,占员工总数的14.3%,但这些企业并不能代表广东所有企业缺工的情况。但是相当部分企业反映招工困难和招工不足已经是不争的现实。其实,除珠三角以外,靠近福建的潮汕平原也有不少陶瓷、制衣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不足,民工紧缺。
通过各方面情况的分析,省农调队的专家估计在目前的工资价位上,广东企业的民工需求约为200万人。但是民工需求并不等于民工紧缺,一部分的民工需求可以通过挖掘企业潜力、缩减管理人员,适当增加加班时间、改良机械设备和减少低利润订单的方式来解决。因此估计全省目前紧缺民工在100万人左右。
专家剖析广东“民工紧”十大原因
低工资越来越不能留人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有一个错觉:由于全国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可以在很低的价格水平上“无限供给”。“民工紧”现象的出现说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民工紧”的现象告诉我们: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虽然还是供略大于求,但已经很难再言“无限供给”。而供给不再“无限”,劳动力对低薪的承受也就不会“无限”,提高工资、改善待遇,已经不仅仅是社会舆论的道义诉求,同时也是企业决策中必须考虑的市场因素。总的来说,“民工紧”现象的出现,说明广东乃至全国的劳动力市场在供与求两个方面同时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认清这些变化,对我们理解“民工紧”出现的原因,对我们看清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比较优势的量的变化,有重大意义。
原因之一
低工资越来越不能留人
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相反,商品售价*低买者*多,劳动力出价*低卖者*少。说广东企业工资十几年不变显然并不准确,如东莞市的*低工资限制,1995年为320元,2003年为450元,八年间每年递增4.35%;但是与同期该市GDP每年递增21%相比,其*低工资的平均增幅显然是远远滞后了。大部分企业工资增长缓慢,远低于民工的期望值,招工困难的主要是这些企业。目前在深圳市,月工资700元以下的企业招工很困难,1000元左右的月工资基本可以保持正常用工,1200元以上的月工资就比较容易招收到比较充足的工人。同样的工种,广东的工资价位相当或比长三角略低,不少民工舍远就近,不再到广东务工。如宝安一家制衣厂,1996年的600多民工几乎全是浙江人,近年陆续返回原籍务工,现在仅剩下30多人。
一言以蔽之,企业出现招工难,*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们开出的工资已经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原因之二
务农的比较效益提升
去年以来,农产品价格陆续开始回升(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增10.9%),农业比较效益有所提高,部分没有什么手艺特长的农民不再出去务工。他们认为:外出务工可能会比在家多挣2、3千元,但有一半要花在来回路费和电话费上,在家可以服侍父母、陪伴老婆、教育孩子和享受清闲,不会比外出务工差。
务农比较效益上升,也就意味着民工打工的机会成本上升了。小部分民工弃工务农,这是产业就业比较优势在短期内小幅度转换的结果。
原因之三
民工对打工地的选择多了
随着长三角的崛起,环渤海经济区的繁荣、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很多地方投资增加,企业发展迅速,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民工分流加快,流向广东的民工大量减少,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只有珠三角才有民工的就业岗位。就是省内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清远、肇庆、惠州和河源等传统的民工输出大市,由于珠三角企业大量向外转移,劳动力留在当地输出减少,使得珠三角本土企业的招工更为困难。
民工更多地分流到其他地区而不是硬挤在珠三角,这是中国经济全面崛起的结果,也向珠三角发出了产业转移的某种信号。
原因之四
经济高速增长带动劳动力需求猛增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开始加速,而中国上半年GDP更是增长9.7%,广东本地生产总值增长15.1%。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产生了十分旺盛的需求。虽然美国和欧盟不断进行反倾销和贸易制裁,但由于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其产品仍有强大的性能价格比,企业今年接到的订单很多,需要很多劳动力。现在美国的*低工资为每小时8美元,剔除社会保险部分后相当人民币56元;广东平均*低月工资不到500元,每小时才2.4元,只有美国的4.3%。欧盟的*低工资限制比美国还高。产品的成本由原材料成本、能源消耗、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成本构成,前三者在世界范围内价格是差不多一致的,因此一般制造领域欧美产品根本无法与中国造产品竞争。在目前情况下,不管怎么制裁,中国的订单也不会少,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需求的猛增,必然拉动劳动力市场均衡价格的上升。而企业的工资不能跟上这种价格上涨,自然而然就出现了用工短缺的现象。
原因之五
年轻劳动力供给下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但也使得年轻劳动力的供给逐渐下降。现在18到22岁的民工,一是少,二是相对比较娇气,部分独生子女不愿远离父母到广东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而广东不少企业的用工条件没有改变,一味要招18到22岁的民工,如东莞家才电子厂,要招3000名年轻女工,用工要求高而待遇不高,结果招人很少。
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年轻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也必然要求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往上抬升。
原因之六
部分企业工作环境不佳
一些企业劳动强度大,劳动保护设施差,吃住条件不好或企业文化生活少、没有凝聚力,也难招工。这类企业即使工资不太低,工人工作一段时间后也会跳槽。特别是一些危险有毒的工种如采矿、印染、电镀等,如工资不是特别高也难招人。南海西樵一家纺织厂缺工人上千名,开出每月1400元的工资都招不到人,主要是因为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很多人不愿意干。
原因之七
人才的需求与供给错位
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腰鼓型,中间小、两头大,主要表现在对**技术、管理人才和一线工人的紧缺,中间层次的文员、办事人员、业务员需求已显饱和。而社会上人才的供给呈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恰好相反。所以尽管社会上求职的人数较多,但总难与企业的需求完全适应。如广州重型机械厂外迁,要找一些有经验的技工,招了两个多月都没有多少人来应聘。现在不少大学生找工作难,但多数企业认为他们心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对待遇要求高而又不愿意从基层**线做起,不愿请和请不起他们。
原因之八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不能在**时间显示和锲合劳动力供求,无法使劳动力配置达到*佳,造成了劳动力的闲置浪费:一是广大农村仍有大量富余劳动力,一部分人不愿意外出务工,一部分人是缺乏政府和企业的组织和引导;二是珠三角城镇近郊的农民子弟,通过出租房屋和集体分红可以衣食无忧,怕苦怕累不愿务工;三是多数熟练女工结婚后在家相夫教子,不再复出务工;四是企业没有设立工资较低但**只工作4、5小时的岗位,使得大量下岗工人和家庭妇女宁愿在家赋闲而不愿做**劳动超过8小时的工作。
原因之九
务工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非法中介诈骗、社会环境复杂等因素使得部分民工出来务工有顾忌。近年沿海各省区较多发生的部分企业主漠视工伤民工的事情、非法职介诈骗的事件均使部分民工对外出务工望而却步,怕出来务工后被骗被抢。
原因之十
用工规定跟不上形势变化
一些用工规定未能及时跟上形势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企业用工。如我省多年实行的“春节后一个月内不得招用外省劳务工”的规定,在“民工潮”蜕变为“民工紧”的这一两年,针对性已经不强,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招工。
“民工紧”表明中国国情已发生重大变化
善待民工才能避免“民工荒”
在劳动力供需问题上,风已乍起,雨之将至,必须未雨绸缪。“民工潮”到“民工紧”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的国情正在或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劳动力的供应并不是无限大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规则将要改变,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洗牌,中国赋闲的劳动力必须组织和利用。为此,省农调队的专家提出三大建议:
**,政府应对企业用工状况做到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发生的问题,必须靠劳动力市场去解决。政府能做的事情是:一、加大劳动监督力度,维护民工利益。除制定*低工资标准外,建议对包食宿的企业制定*低食宿标准,加强劳动保护检查和监督企业按时发放工资;二、降低有特长民工取得当地户口的门槛,使民工骨干能长期为广东所用;三、取消“春节后一个月内不得招用外省劳务工”的规定;四、在“9+2”的框架内,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合作与沟通;五、动员和引导省内赋闲劳动力务工;六、加强治安管理,打击非法中介,保持社会平安稳定;七、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设立有大学文凭的**技工学院,高等教育要因用而施教;八、加强劳动力供需计算机网络建设。
企业主应正确看待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必然趋势。目前,大部分企业主已经掘到了**桶金,企业也扩张到了一定规模,此时,应该正确看待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应善待民工。否则,企业将既招不到民工,也留不住民工,这样的企业*终也是不能长久的。
具体来说,企业一要让利于工,适当提高民工工资;二要改善民工食宿条件和工作条件;三要采取措施培训企业员工;四是提升企业文化,增加文体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五是购买民工保险,按时发放民工工资;六是*终将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让员工持股,以增强他们的积*性和向心力。
此外,外来务工者也应自强自律。当前劳动力供应稍微紧张,但是中国富余劳动力还是很多的,已就业的民工也应正确看待形势,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努力工作,以企业为家;积*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合理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农调队对广东劳动力市场的调查表明
不是“民工荒”而是“民工紧”
近日不少媒体报道了“广东出现‘民工荒’,广州、深圳、东莞紧缺民工200万”。为了解广东企业招工的情况,省农调队*近走访了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市和省劳动管理部门,并在这些地区调查了12个企业。调查结果表明:广东近日出现的是“民工紧”而不是“民工荒”。具体来说,广东劳动力市场已经并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劳动力供给由供远过于求向供略过于求转变,企业用工出现结构性、行业性和季节性的短缺,部分企业用工困难缺口较大,估计全省紧缺民工在100万人左右。省农调队的专家解释说,由于总的用工形势仍是供略大于求,短缺只是结构性、行业性和季节性的,因此,“民工紧”的判断比“民工荒”的判断准确一些。
劳动部门:
“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并存
省和四个市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关领导都认为“民工荒”的说法比较夸张,广东劳动力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并存,“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在,没有出现“民工荒”的现象。
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有关领导认为,广东的确缺少一些**管理人员和**技工,2003年全省约有156 0190 2607万—200万人的缺口,但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目前广东省内民工约有1900万人,其中本省500多万,省外1300多万。企业用工也是“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新老民工流动转换的比例约为15%,每年有接近300万民工的流动量。省劳动部门认为,广东整体上民工并不紧缺,即便有个别企业暂时缺人,但一般在两个星期内就会补齐。
据市级劳动部门掌握的资料,东莞市目前有企业1.6万家,外来民工261万人,其中外省民工占70%。今年5月份该市就业中心作了企业用工状况调查,共收回2500家企业问卷,缺口约为13万人。出口和税利占全市的60%的300家大企业用工完全没有问题;缺民工的只是部分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和食宿条件不佳的中、小企业。
此外,佛山市有外来民工156.3万人,其中外省民工109.4万人,估计企业紧缺民工约10万人左右。深圳市有外来民工410万人,其中外省民工占80%,估计企业紧缺民工约20万人左右。
广州市有外来民工280万人,劳动部门没有掌握紧缺民工的数字。四市劳动部门均认为,现在的劳动力市场是供需两旺,每个市每天进入就业中心找工的人员有几百人以上,而进来招工的企业每天也有几十个。同时他们也承认,从前年开始招工形势逐渐趋紧,部分企业出现招工困难,企业用工条件开始放宽,对民工任意挑剔的现象有所减少。
企业:
千元月工资成招工难易分界线
省农调队在四个市调查了12个企业,它们2003年平均产值为18303万元,平均员工数为1584人,其中外省民工为1339人,占84.5%。2004年民工平均月工资为824元,认为工资比上年增加的有11个企业,占91.7%,如果加上食宿补贴,12个企业民工的月收入实际约为1000元。有10家企业上半年有招工,招工计划为6480人,实际招工4107人,民工缺口为2373人,占招工计划的36.6%,占员工总数的14.3%。
深圳某电子有限公司是一间生产电子主板的外资企业,有员工1000人,员工福利待遇中等。该公司李经理说:“招工紧的情况前两三年已经出现,招100个人有300人应征的局面再也不会出现。今年情况更紧张,企业上半年要招400人,降低了条件只招到100人。员工的流动性增大,以前约为2.5%,现在是15%,人事部的工作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南海市平洲某电子有限公司有员工4200人,上半年计划招工1800人,实际只招到1000人。该厂由于新建成不久,车间及饭堂条件都不错,但工人工资每月只有750元,加上食宿补贴也只有850元左右;工人住宿条件比较差,一间30多平方米的宿舍要住40个人。该厂人事部张部长说:“今年订单很多,由于招工紧张,工厂开工不足,造成订单欠单量增加,影响了企业的交货和信誉。”
花都区比尔莱斯自行车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该公司共有员工500余人,上半年计划招收100人,但实际只招了60人。该公司的董事长江显灿表示,以往工人很充足,企业在招工方面很主动,现在不仅技术管理人员难招,连招收普通一线工人也有些困难。目前公司开始主动地去其它地方,如到贵州农村招收工人,但招来一批后很快就被其它企业挖走了。
当然,也有企业招工顺利。佛山市杜邦鸿宏基薄膜有限公司现有员工643人,上半年招工70人,**就完成招工任务。该公司民工试用期每月工资800元,三个月试用期满为156 0190 26070元,有5年工龄的工人约为2000多元;员工吃饭免费,住宿为两人一间房,每月交70元。南海市南鑫鞋业公司有员工3500人,月工资约为800多元,工人食宿免费;工厂为新建,有足球场和其它文体设施,宿舍装有空调,劳动保护设备比较完善。因此,该厂招工也很顺利,上半年计划招工500人,实际招工490人,缺口很小。
专家:
紧缺民工估计在100万人左右
通过调查分析,省农调队的专家认为:对广东企业招工问题的看法,新闻媒体比较悲观,劳动部门比较乐观,而企业厂商比较实际。而专家们的结论则是:广东近日出现的是“民工紧”而不是“民工荒”。由于种种原因,广东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劳动力供给由供远过于求向供略过于求转变,部分企业用工困难缺口较大。估计全省紧缺民工在100万人左右。
据劳动管理部门反映,出口及税利占大头的广东大型企业由于员工福利较好,基本不存在民工紧缺的现象。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比较大型的民营企业,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出资的企业,由于信用较好也不缺工人。相反,部分台资和港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出现了招工不足的情况,深圳、东莞和佛山三市的民工紧缺约为43万人。但是,劳动部门并不掌握全社会的就业情况,一些超小型企业没有进行工商登记而没有记录,另外,部分已登记的中小企业也没有如实提供民工需求信息。
省农调队本次重点调查的12家企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涉及行业为制鞋、制衣、塑料和电子行业;多数行业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不高,机械装备价值低,进入门槛较低;另一方面是劳动强度大,就业环境差,产品利润低。这些企业民工缺口占招工计划的36.6%,占员工总数的14.3%,但这些企业并不能代表广东所有企业缺工的情况。但是相当部分企业反映招工困难和招工不足已经是不争的现实。其实,除珠三角以外,靠近福建的潮汕平原也有不少陶瓷、制衣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不足,民工紧缺。
通过各方面情况的分析,省农调队的专家估计在目前的工资价位上,广东企业的民工需求约为200万人。但是民工需求并不等于民工紧缺,一部分的民工需求可以通过挖掘企业潜力、缩减管理人员,适当增加加班时间、改良机械设备和减少低利润订单的方式来解决。因此估计全省目前紧缺民工在100万人左右。
专家剖析广东“民工紧”十大原因
低工资越来越不能留人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有一个错觉:由于全国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可以在很低的价格水平上“无限供给”。“民工紧”现象的出现说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民工紧”的现象告诉我们: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虽然还是供略大于求,但已经很难再言“无限供给”。而供给不再“无限”,劳动力对低薪的承受也就不会“无限”,提高工资、改善待遇,已经不仅仅是社会舆论的道义诉求,同时也是企业决策中必须考虑的市场因素。总的来说,“民工紧”现象的出现,说明广东乃至全国的劳动力市场在供与求两个方面同时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认清这些变化,对我们理解“民工紧”出现的原因,对我们看清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比较优势的量的变化,有重大意义。
原因之一
低工资越来越不能留人
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相反,商品售价*低买者*多,劳动力出价*低卖者*少。说广东企业工资十几年不变显然并不准确,如东莞市的*低工资限制,1995年为320元,2003年为450元,八年间每年递增4.35%;但是与同期该市GDP每年递增21%相比,其*低工资的平均增幅显然是远远滞后了。大部分企业工资增长缓慢,远低于民工的期望值,招工困难的主要是这些企业。目前在深圳市,月工资700元以下的企业招工很困难,1000元左右的月工资基本可以保持正常用工,1200元以上的月工资就比较容易招收到比较充足的工人。同样的工种,广东的工资价位相当或比长三角略低,不少民工舍远就近,不再到广东务工。如宝安一家制衣厂,1996年的600多民工几乎全是浙江人,近年陆续返回原籍务工,现在仅剩下30多人。
一言以蔽之,企业出现招工难,*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们开出的工资已经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原因之二
务农的比较效益提升
去年以来,农产品价格陆续开始回升(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增10.9%),农业比较效益有所提高,部分没有什么手艺特长的农民不再出去务工。他们认为:外出务工可能会比在家多挣2、3千元,但有一半要花在来回路费和电话费上,在家可以服侍父母、陪伴老婆、教育孩子和享受清闲,不会比外出务工差。
务农比较效益上升,也就意味着民工打工的机会成本上升了。小部分民工弃工务农,这是产业就业比较优势在短期内小幅度转换的结果。
原因之三
民工对打工地的选择多了
随着长三角的崛起,环渤海经济区的繁荣、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很多地方投资增加,企业发展迅速,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民工分流加快,流向广东的民工大量减少,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只有珠三角才有民工的就业岗位。就是省内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清远、肇庆、惠州和河源等传统的民工输出大市,由于珠三角企业大量向外转移,劳动力留在当地输出减少,使得珠三角本土企业的招工更为困难。
民工更多地分流到其他地区而不是硬挤在珠三角,这是中国经济全面崛起的结果,也向珠三角发出了产业转移的某种信号。
原因之四
经济高速增长带动劳动力需求猛增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开始加速,而中国上半年GDP更是增长9.7%,广东本地生产总值增长15.1%。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产生了十分旺盛的需求。虽然美国和欧盟不断进行反倾销和贸易制裁,但由于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其产品仍有强大的性能价格比,企业今年接到的订单很多,需要很多劳动力。现在美国的*低工资为每小时8美元,剔除社会保险部分后相当人民币56元;广东平均*低月工资不到500元,每小时才2.4元,只有美国的4.3%。欧盟的*低工资限制比美国还高。产品的成本由原材料成本、能源消耗、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成本构成,前三者在世界范围内价格是差不多一致的,因此一般制造领域欧美产品根本无法与中国造产品竞争。在目前情况下,不管怎么制裁,中国的订单也不会少,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需求的猛增,必然拉动劳动力市场均衡价格的上升。而企业的工资不能跟上这种价格上涨,自然而然就出现了用工短缺的现象。
原因之五
年轻劳动力供给下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但也使得年轻劳动力的供给逐渐下降。现在18到22岁的民工,一是少,二是相对比较娇气,部分独生子女不愿远离父母到广东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而广东不少企业的用工条件没有改变,一味要招18到22岁的民工,如东莞家才电子厂,要招3000名年轻女工,用工要求高而待遇不高,结果招人很少。
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年轻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也必然要求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往上抬升。
原因之六
部分企业工作环境不佳
一些企业劳动强度大,劳动保护设施差,吃住条件不好或企业文化生活少、没有凝聚力,也难招工。这类企业即使工资不太低,工人工作一段时间后也会跳槽。特别是一些危险有毒的工种如采矿、印染、电镀等,如工资不是特别高也难招人。南海西樵一家纺织厂缺工人上千名,开出每月1400元的工资都招不到人,主要是因为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很多人不愿意干。
原因之七
人才的需求与供给错位
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腰鼓型,中间小、两头大,主要表现在对**技术、管理人才和一线工人的紧缺,中间层次的文员、办事人员、业务员需求已显饱和。而社会上人才的供给呈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恰好相反。所以尽管社会上求职的人数较多,但总难与企业的需求完全适应。如广州重型机械厂外迁,要找一些有经验的技工,招了两个多月都没有多少人来应聘。现在不少大学生找工作难,但多数企业认为他们心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对待遇要求高而又不愿意从基层**线做起,不愿请和请不起他们。
原因之八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不能在**时间显示和锲合劳动力供求,无法使劳动力配置达到*佳,造成了劳动力的闲置浪费:一是广大农村仍有大量富余劳动力,一部分人不愿意外出务工,一部分人是缺乏政府和企业的组织和引导;二是珠三角城镇近郊的农民子弟,通过出租房屋和集体分红可以衣食无忧,怕苦怕累不愿务工;三是多数熟练女工结婚后在家相夫教子,不再复出务工;四是企业没有设立工资较低但**只工作4、5小时的岗位,使得大量下岗工人和家庭妇女宁愿在家赋闲而不愿做**劳动超过8小时的工作。
原因之九
务工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非法中介诈骗、社会环境复杂等因素使得部分民工出来务工有顾忌。近年沿海各省区较多发生的部分企业主漠视工伤民工的事情、非法职介诈骗的事件均使部分民工对外出务工望而却步,怕出来务工后被骗被抢。
原因之十
用工规定跟不上形势变化
一些用工规定未能及时跟上形势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企业用工。如我省多年实行的“春节后一个月内不得招用外省劳务工”的规定,在“民工潮”蜕变为“民工紧”的这一两年,针对性已经不强,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招工。
“民工紧”表明中国国情已发生重大变化
善待民工才能避免“民工荒”
在劳动力供需问题上,风已乍起,雨之将至,必须未雨绸缪。“民工潮”到“民工紧”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的国情正在或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劳动力的供应并不是无限大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规则将要改变,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洗牌,中国赋闲的劳动力必须组织和利用。为此,省农调队的专家提出三大建议:
**,政府应对企业用工状况做到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发生的问题,必须靠劳动力市场去解决。政府能做的事情是:一、加大劳动监督力度,维护民工利益。除制定*低工资标准外,建议对包食宿的企业制定*低食宿标准,加强劳动保护检查和监督企业按时发放工资;二、降低有特长民工取得当地户口的门槛,使民工骨干能长期为广东所用;三、取消“春节后一个月内不得招用外省劳务工”的规定;四、在“9+2”的框架内,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合作与沟通;五、动员和引导省内赋闲劳动力务工;六、加强治安管理,打击非法中介,保持社会平安稳定;七、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设立有大学文凭的**技工学院,高等教育要因用而施教;八、加强劳动力供需计算机网络建设。
企业主应正确看待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必然趋势。目前,大部分企业主已经掘到了**桶金,企业也扩张到了一定规模,此时,应该正确看待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应善待民工。否则,企业将既招不到民工,也留不住民工,这样的企业*终也是不能长久的。
具体来说,企业一要让利于工,适当提高民工工资;二要改善民工食宿条件和工作条件;三要采取措施培训企业员工;四是提升企业文化,增加文体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五是购买民工保险,按时发放民工工资;六是*终将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让员工持股,以增强他们的积*性和向心力。
此外,外来务工者也应自强自律。当前劳动力供应稍微紧张,但是中国富余劳动力还是很多的,已就业的民工也应正确看待形势,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努力工作,以企业为家;积*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合理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