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风浪过后,鞋企正在迎来生产供不应求的发展春天。单单5月份,先是有第107 届广交会上鞋企斩获无数订单,后有中国东莞国际鞋展、鞋机展顺利落幕。因为订单丰沛,不少鞋厂把订单价格提高了一至两成;再加上皮鞋反倾销案件的尘埃落定,皮鞋求购市场慢慢回升,这无不预示着今年鞋行业正在快速复苏。
基于此,岛城众鞋企纷纷加入转型升级的大军。大型企业酝酿传统产业现代化、多元化发展;中小企业更多地则是立足自身优势寻求合作共赢。山东的4大制鞋集群青岛就占了三个,而近 2-3 年内当地政府计划把即墨蓝村打造成江北*大的鞋都。纵观江北市场,青岛鞋业正风生水起。
龙头企业谋划转型升级
作为传统产业,皮革行业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依靠工业设计、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迫切之需。
5月底,亨达集团与海尔、海信两家国字号企业,并肩成为青岛市首批荣膺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的3 家企业,这是亨达集团继皮鞋行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后又一重要研发平台,也成为皮革行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引擎。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表示:“此次荣获山东省首批工业设计中心,进一步提振了亨达发展的信心,我们将依托这个新的平台,积*响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强化工业设计能力,推动皮鞋行业转型升级。”
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平台,亨达每年将营业收入的 5.6% 投入到研发工作,建立健全了创新激励机制。先后引进了三维CAD鞋样设计等高端研发系统,并与国际知名品牌和国家专业科研院所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目前,亨达申报和获得授权的国家专利已达 610 项,主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 39项,156 0190 2607多项产品(技术)获省级或***大奖,创新成果居行业**。
而与亨达齐名的双星集团,则以制鞋工艺上的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改进工艺,改造设备,技术升级,来实现制鞋过程中的节能减排问题。据悉,仅 2009年一年,双星集团通过节能减排节省费用6000多万元,累计“十一五”期间节能量比 2005年节约 30% ,超出了国家要求的5 年降 22% 指标,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费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成为国内制鞋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典型。
中小企业寻求资金扶持
据统计,青岛即墨市蓝村镇2009年皮鞋产量突破 1 亿双,产值实现 50亿元,全镇拥有 2 枚山东省和青岛市**商标,200 多个注册商标,200余条生产流水线,规模企业30 家,产品销售占有全国1000多个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北*大制鞋产业基地。
该镇领导在深入企业调研后发现,资金短缺问题成为阻碍企业做大做强的障碍,由于近几年该镇实施“退村进园”,企业大部分资金用在建设厂房上,设备更新及流动资金造成短缺。为了有效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这一瓶颈问题,该镇主动与金融部门沟通,争取他们对制鞋业的资金扶持,但由于制鞋企业大都是租赁场地建设厂房的现状,不符合抵押条件,被“拒之门外”。民生银行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当地政府、企业联系,在3 个多月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为蓝村制鞋业“量身定做”,在青岛市**出台了“ 三户联保”新型放贷机制,这无疑是给该镇的制鞋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民生银行行长张崇民介绍,该银行放贷政策之所以向蓝村制鞋业户倾斜,一是制鞋产业具有市场广泛、发展前景良好的空间,二是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帮助把关,重点扶持那些规模大、信誉高的企业。一期授信额为 1 亿元,目前已抵押贷款2000 万元,三户联保贷款 6000万元,40 余家制鞋企业受益。
为更好的支持鞋业发展,根据企业需求,民生银行在一期授信1 亿元的基础上,下一步计划再授信1 亿元专项贷款,让更多的制鞋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产品研发,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