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撰文称,随着西方国家纷纷退出全球化浪潮——英国退欧就是*近发生的民粹主义趋势的*令人吃惊的表现,有分析师预期,一股新的力量将填补空隙。这很有可能是中国的“大国崛起”时刻。
多年来,中国一直在等待这一时刻。在一个缺乏增长和投资的全球经济中,中国却坐拥发展势头和雄厚的财力。现在,在西方国家转身退出作为对失控的移民局面的回应之际,也不应该仅仅考虑“就在中国想要加入全球化浪潮的时候,全球化是否已经走到尽头”这个问题。香港浸会大学资深中国观察员卡贝斯坦在文章中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秩序呢?”
如果西方国家不掌握先机,中国将会**行动。它曾经是支持全球化的典型代表。中国领导人抓住非同寻常的时机,于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化浪潮越来越汹涌的时候开放了经济。
自由流动的资本、商品和技术被证明的确具有超凡的变革能力。数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许多人加入了全球化的劳动力队伍,组装玩具、运动鞋以及诸如手机、笔记本等更高价值的产品。
对中国经济而言,美国和欧洲对全球化的激烈反对意味着一个严峻的挑战,但结果并不是致命的。中国再次精准地把握时机:自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贸易崩溃以来,中国一直在慢慢摆脱对出口的依赖。国内消费现在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器。
一旦中国克服了英国退欧引发的金融冲击波,就能顺利打开欧洲市场,因为欧洲的很多国家在逐渐背离抵制中国的贸易政策。欧洲经济正处于长期下滑中,而中国经济却在增长。欧洲在裁员,而中国在增加就业机会,致力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发展。
有着几乎无限信贷优势的中国企业正将手臂伸向海外。经济研究公司荣鼎咨询预计2000年至2014年中国企业向欧洲投资了超过500亿美元。该咨询公司还预期2020年中国的全球资产价值将达到20万亿美元,仅仅在五年时间内就增至*初的三倍。
就在欧洲因内部问题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中国领导人却站在全球角度思考,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意图沿着古代连接中国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创造沿线区域经济新繁华。
该路线周边地区国家——中亚、中东和非洲都在抢夺中国筹资建设港口设施、核电站和高速铁路的机会。中国已经在“一带一路”项目上投入了约3万亿美元。这个金额与按现在价值计算的马歇尔计划的约1200亿美元不相上下。。
西方国家的保护主义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冲击,这也是一个风险因素。唐纳德·特朗普将美国经济问题归结为“领导层崇拜全球主义胜过美国主义”。他还威胁将采取不利于中国的贸易做法。
然而,中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那些预期全球化将带来自由市场和自由价值的巨大成功的人们将不得不把这个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尽管中国有着全然不同的资本和政治制度。这样的中国将制定规则。这就是西方国家将为其摇摇欲坠的财政状况和收缩的全球视野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