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继温州之后,又一批鞋业企业家走进了位于武侯区的“中国女鞋之都”,考察产业发展环境、参观中国女鞋之都品牌基地……“记不清今年来了几十批沿海鞋业企业了。”采访中,接连几个周末都没有休息的招商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是什么吸引了沿海鞋业企业,是什么使“中国女鞋之都”成为业内发展的“风向标”?面向未来,“中国女鞋之都”做大做强鞋业产业的持续动力在哪里?
鞋都工业园中的品牌企业基地模型
“武侯建都、周边建园”
说到武侯鞋业,业内人士都会提到两个重要的时间:2002年和2006年。川大皮革系研究室主任徐波用“两个重要的里程碑”形象地概括。
“四川鞋业看成都,成都鞋业在武侯。”2002年,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徐永首次来蓉参观考察武侯鞋业,给出了这样的评语。2002年5月10日,省有关领导提出,武侯区要加快鞋业发展。2002年8月19日,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正式确定“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项目名称。9月20日,省计委将其纳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
“2002年底,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管委会正式成立。”西部鞋都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彭军回忆道,“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成都鞋业的特色就在女鞋。我们应该走更加专业的路子,打造‘中国女鞋之都’的品牌明显更符合成都制鞋业的实际。”
2006年,是武侯鞋业从单打独斗、贴牌边贸走入集团作战、做大产业做大贸易的重要里程碑,年初,该区获得了“中国女鞋之都”的区域品牌。目前,武侯区西部鞋都工业园区及其周边聚集了四川省80%以上的制鞋企业,直接从事制鞋生产的企业1200余户,涉及鞋类相关产业的企业达3000余家,形成了配套成龙、产销一体化、年产皮鞋过亿双、年产值过50余亿元的规模产业;其中女鞋生产企业达1100余家,女鞋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2006年,武侯区又出台了“武侯建都、周边建园”的鞋业产业“1+X”发展战略,武侯鞋业拓展了产业升级发展的新空间。9月6日,中国女鞋之都的**个生产基地崇州生产基地正式建立,首批近20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也是这**,在上海的中国国际皮革展、中国国际鞋类展、国际时装及时尚配饰展览会上,江苏省江都市7家制鞋企业和温州登宝鞋材饰扣公司也签约入驻中国女鞋之都崇州生产基地。
“通过双方合作,既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又可充分发挥武侯和崇州在鞋业产业方面的优势,加快‘武侯建都、周边建园’鞋业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鞋业做大做强。”在签约仪式上,武侯区委书记刘守成生动地描述了鞋业产业的发展战略。
打造品牌企业基地
政府的政策支持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但产能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在国内外市场打响“女鞋之都”的品牌。武侯区发现,没有自己的产业平台,鞋业集聚效应都被采购商、中间商和贸易商赚走。他们提出疑问:做大做强鞋业产业“力”从何来?
一个以四川大学专家教授为主的调研小组开始了鞋业产业发展报告的调研和撰写,在长期而艰苦的考察、调研、商谈、论证的基础上,一份关于武侯鞋业发展和面临问题,鞋业产业规划、产业发展、产业前景的调研报告“出炉”。其中一个重要的调研结果就是,武侯鞋业缺少产业发展的终端平台。
缺什么补什么,缺终端平台就规划建设终端服务平台。说干就干,2005年初,武侯区在鞋都工业园中拿出近200亩土地规划建设终端服务平台品牌企业基地项目。今年9月初,中国大陆*大的女鞋制造企业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感慨地说:“武侯的产业平台建设已**了一步,这是我在赣州想做而没做成的。”
品牌企业基地由国际贸易中心、鞋材中心、物流超市、鞋业技术服务中心和国际商务服务中心组成,是一个集鞋材选购、成品鞋采购、鞋类交易、鞋业技术开发、专业鞋业国际物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鞋业产业平台,将*终体现鞋都公司“我们不造鞋,但我们为造鞋的提供服务;我们不卖鞋,但我们为卖鞋的搭建平台”的一站式采购服务理念。
在现场,记者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目前品牌企业基地国际贸易中心已初步建成运营,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将被打造成为西部*大的鞋产品贸易中心,将为企业提供贸易代理、全球物流通路、报关、单证、退税等贸易服务,以及鞋业专业人才培训和管理培训,产品检验,技术支持,人才交流等功能。
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国际鞋材中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将依托武侯区现有鞋厂,辐射全川鞋业生产企业,集面料、五金饰件、跟底楦、化工辅料等于一体,打造成为国际化鞋业材料大超市。
“品牌企业基地的平台建设,彻底打消了东部沿海鞋业企业来蓉发展的顾虑。”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理事长、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坦言。据悉,随着品牌企业基地项目的建设和法国CTC集团、德国瑞维可物流、美国派拉蒙公司、美国西尔斯全球采购公司和日本YKK等外国公司,以及温州、广州和东莞等地的一些鞋材商和贸易商的签约加盟,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武侯鞋业步入了新一轮发展热潮。
来源:四川新闻网
是什么吸引了沿海鞋业企业,是什么使“中国女鞋之都”成为业内发展的“风向标”?面向未来,“中国女鞋之都”做大做强鞋业产业的持续动力在哪里?
鞋都工业园中的品牌企业基地模型
“武侯建都、周边建园”
说到武侯鞋业,业内人士都会提到两个重要的时间:2002年和2006年。川大皮革系研究室主任徐波用“两个重要的里程碑”形象地概括。
“四川鞋业看成都,成都鞋业在武侯。”2002年,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徐永首次来蓉参观考察武侯鞋业,给出了这样的评语。2002年5月10日,省有关领导提出,武侯区要加快鞋业发展。2002年8月19日,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正式确定“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项目名称。9月20日,省计委将其纳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
“2002年底,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管委会正式成立。”西部鞋都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彭军回忆道,“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成都鞋业的特色就在女鞋。我们应该走更加专业的路子,打造‘中国女鞋之都’的品牌明显更符合成都制鞋业的实际。”
2006年,是武侯鞋业从单打独斗、贴牌边贸走入集团作战、做大产业做大贸易的重要里程碑,年初,该区获得了“中国女鞋之都”的区域品牌。目前,武侯区西部鞋都工业园区及其周边聚集了四川省80%以上的制鞋企业,直接从事制鞋生产的企业1200余户,涉及鞋类相关产业的企业达3000余家,形成了配套成龙、产销一体化、年产皮鞋过亿双、年产值过50余亿元的规模产业;其中女鞋生产企业达1100余家,女鞋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2006年,武侯区又出台了“武侯建都、周边建园”的鞋业产业“1+X”发展战略,武侯鞋业拓展了产业升级发展的新空间。9月6日,中国女鞋之都的**个生产基地崇州生产基地正式建立,首批近20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也是这**,在上海的中国国际皮革展、中国国际鞋类展、国际时装及时尚配饰展览会上,江苏省江都市7家制鞋企业和温州登宝鞋材饰扣公司也签约入驻中国女鞋之都崇州生产基地。
“通过双方合作,既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又可充分发挥武侯和崇州在鞋业产业方面的优势,加快‘武侯建都、周边建园’鞋业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鞋业做大做强。”在签约仪式上,武侯区委书记刘守成生动地描述了鞋业产业的发展战略。
打造品牌企业基地
政府的政策支持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但产能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在国内外市场打响“女鞋之都”的品牌。武侯区发现,没有自己的产业平台,鞋业集聚效应都被采购商、中间商和贸易商赚走。他们提出疑问:做大做强鞋业产业“力”从何来?
一个以四川大学专家教授为主的调研小组开始了鞋业产业发展报告的调研和撰写,在长期而艰苦的考察、调研、商谈、论证的基础上,一份关于武侯鞋业发展和面临问题,鞋业产业规划、产业发展、产业前景的调研报告“出炉”。其中一个重要的调研结果就是,武侯鞋业缺少产业发展的终端平台。
缺什么补什么,缺终端平台就规划建设终端服务平台。说干就干,2005年初,武侯区在鞋都工业园中拿出近200亩土地规划建设终端服务平台品牌企业基地项目。今年9月初,中国大陆*大的女鞋制造企业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感慨地说:“武侯的产业平台建设已**了一步,这是我在赣州想做而没做成的。”
品牌企业基地由国际贸易中心、鞋材中心、物流超市、鞋业技术服务中心和国际商务服务中心组成,是一个集鞋材选购、成品鞋采购、鞋类交易、鞋业技术开发、专业鞋业国际物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鞋业产业平台,将*终体现鞋都公司“我们不造鞋,但我们为造鞋的提供服务;我们不卖鞋,但我们为卖鞋的搭建平台”的一站式采购服务理念。
在现场,记者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目前品牌企业基地国际贸易中心已初步建成运营,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将被打造成为西部*大的鞋产品贸易中心,将为企业提供贸易代理、全球物流通路、报关、单证、退税等贸易服务,以及鞋业专业人才培训和管理培训,产品检验,技术支持,人才交流等功能。
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国际鞋材中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将依托武侯区现有鞋厂,辐射全川鞋业生产企业,集面料、五金饰件、跟底楦、化工辅料等于一体,打造成为国际化鞋业材料大超市。
“品牌企业基地的平台建设,彻底打消了东部沿海鞋业企业来蓉发展的顾虑。”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理事长、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坦言。据悉,随着品牌企业基地项目的建设和法国CTC集团、德国瑞维可物流、美国派拉蒙公司、美国西尔斯全球采购公司和日本YKK等外国公司,以及温州、广州和东莞等地的一些鞋材商和贸易商的签约加盟,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武侯鞋业步入了新一轮发展热潮。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