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往东南方向约30公里,便可到达“东方工业园”。这是一个由中国人投资建设的工业园区,被当地人称之为“中国城”。目前已经有十余家中国企业进驻,制鞋企业华坚正是其中之一。也许是企业管理者延续了国内的方式,每天上午开工前,身着华坚工装的工人要做的**件事是做非洲版的广播体操。“很有趣,我有一种集体感”一位当地工人如是说。
今年以来,“制造业进入寒冬”、“小企业倒闭”的消息时常见诸于国内媒体。从长三角到珠三角,随着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出口订单减少,制造业倍感生存艰难。
那么,为何不试试到非洲去找机会?去年9月份,时任埃塞总理的梅莱斯邀请中国企业考察埃塞的皮革市场,华坚几乎立刻就做出了到埃塞投资设厂的决定。而从作出决定,到**批皮鞋装在集装箱里运往美国,仅仅3个多月。“这种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已故的总理梅莱斯当时这样惊叹。
在谈到世界上*不发达的国家时,埃塞俄比亚往往是人们脑海中闪过的**个词。然而,这里却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世界上大概没有比埃塞俄比亚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了。这个国家年人均收入不足300美元(约合156 0190 2607元),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普通工薪阶层月收入仅为1000比尔(约合300人民币),*低工资标准为20比尔(约合7元)**。
作为非洲牲畜数量*多的国家,适宜的气候环境,也令埃塞俄比亚出产世界上质量*佳的皮革。此外,从埃塞俄比亚出口到欧美国家,能避开贸易壁垒,享受“零关税”的待遇。对于一个失业率高达40%的国家来说,一个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的中国企业,无疑是一个“救星”。一位就职于华坚的当地工人介绍,她的月收入约为35美元。“虽然不高,但我在这里能学到东西。”她承认。
目前,华坚在埃塞有两条生产线,每天生产两千多双鞋,主要是为国际大品牌进行代工,包括GUESS、Coach、TommyHilfiger等。近千名工人,在生产线上各司其职,熟练地修整皮革、粘鞋底、上鞋带……在机器的嗡嗡声中,他们埋头工作的情形,令人想起国内的众多加工企业。
**不同的是,曾经令国人无比熟悉的“madeinChina”的标签,在这里,则要改成“madeinEthiop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