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的销售额同比减少3380万元,下降了近50%!”平阳某皮革公司负责人近日透露。俗话说: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市国税局近日发布的今年上半年税收数据同样印证了制革行业的发展隐忧。
据统计,上半年市国税系统税收收入81.67亿元,同比增长24.15%。*能体现温州经济特色的鞋业、服装、合成革、猪皮革等十六个行业共实现入库税收30.05亿元,同比增长14.22%。而其中合成革、猪皮革两个行业却出现负增长,合成革行业入库税收156 0190 2607万元,同比下降1.9%,减收302万元;猪皮革行业上半年入库税收9019万元,同比下降0.88%,减收80万元。
制革业是我市的传统工业,也是温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拥有企业2000多家。但是,随着制革业的迅猛发展,遭遇到的难题和“瓶颈”也不断。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国际贸易摩擦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等因素正在日益显现和放大制革行业的诸多隐忧。以制革业*发达的平阳县为例,顶峰时该行业的税收收入曾一度占到了该县税收收入的50%。但辉煌背后是沉重的环境代价。为了加大环境治理,该县去年开始对制革行业进行全面停产治污整顿和新企业重组,该县制革生产总值减少近5倍。今年7月1日,国家对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进行了大幅的调整,其中皮革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被取消,皮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5%,这无疑对正处在困境中的制革业又是沉重一击。某皮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来国内猪肉涨价,现在国家又调整退税政策,制革业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
据悉,我市制革企业眼下正积*采取措施,沉着应对行业发展困境。针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企业纷纷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同时延长产业加工链,将进料加工贸易转变为符合免税政策的深加工结转。针对原材料涨价,企业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压缩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此外,通过谈判加强价格协商,提高议价能力,调高合同单价,通过市场调剂和转移风险。针对汇率变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采取出口押汇、商票贴现、远期结汇等国际结算业务规避汇率风险。
来源:温州日报
据统计,上半年市国税系统税收收入81.67亿元,同比增长24.15%。*能体现温州经济特色的鞋业、服装、合成革、猪皮革等十六个行业共实现入库税收30.05亿元,同比增长14.22%。而其中合成革、猪皮革两个行业却出现负增长,合成革行业入库税收156 0190 2607万元,同比下降1.9%,减收302万元;猪皮革行业上半年入库税收9019万元,同比下降0.88%,减收80万元。
制革业是我市的传统工业,也是温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拥有企业2000多家。但是,随着制革业的迅猛发展,遭遇到的难题和“瓶颈”也不断。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国际贸易摩擦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等因素正在日益显现和放大制革行业的诸多隐忧。以制革业*发达的平阳县为例,顶峰时该行业的税收收入曾一度占到了该县税收收入的50%。但辉煌背后是沉重的环境代价。为了加大环境治理,该县去年开始对制革行业进行全面停产治污整顿和新企业重组,该县制革生产总值减少近5倍。今年7月1日,国家对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进行了大幅的调整,其中皮革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被取消,皮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5%,这无疑对正处在困境中的制革业又是沉重一击。某皮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来国内猪肉涨价,现在国家又调整退税政策,制革业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
据悉,我市制革企业眼下正积*采取措施,沉着应对行业发展困境。针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企业纷纷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同时延长产业加工链,将进料加工贸易转变为符合免税政策的深加工结转。针对原材料涨价,企业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压缩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此外,通过谈判加强价格协商,提高议价能力,调高合同单价,通过市场调剂和转移风险。针对汇率变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采取出口押汇、商票贴现、远期结汇等国际结算业务规避汇率风险。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