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标准作为沟通国际贸易、保护民族产业、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莆田市质监局加快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着力提升产业标准化工作水平,切实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标准基础工程服务新兴产业
莆田市质监局近年来紧扣古典工艺家具、金银首饰等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实施技术基础工程,重点帮扶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健全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积*督促、指导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进一步促升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2011年7月,修订《古典工艺家具》福建省地方标准,填补了全国古典家具标准的“空白”,推动莆田古典工艺家具生产实现从“没有标准”到制定“企业标准”,又升级为“地方标准”的跳跃式发展,有效保护了“仙作”古典家具产品知识产权。
目前,该局累计受理全市876家企业3121项产品标准备案,完成全市5156 0190 2607家企业6708项产品执行标准注册登记,帮助全市876家企业3121项产品进行标准查新,免费为企业培训标准化管理人员1000余人次。莆田市6000家中小生产企业已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设,为部门监管及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标准提升工程服务行业龙头
这几年,莆田市质监局紧扣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发展需要,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提升工程,重点帮助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争取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主导权,抢占技术标准工作制高点,促进提升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该局推动福建省莆田市华隆石材机械有限公司、福建新世纪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为主参与制定的60项国家标准、51项行业标准、105项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列入全省**、二批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试点企业,创建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区1个,3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1个省级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福建省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我市,有效地推动了莆田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莆田经济社会的发展。
推进标准化进程重点行业得实效
莆田享有中国鞋城盛誉,在国家及行业标准化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莆田市质监局不断推进标准化进程,让莆田的重点和特色企业从中取得了不少实效。
由莆田市质监局和福建制鞋行业技术开发(莆田)基地牵头制定的15项鞋类国家标准,已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布;由福建东亚机械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8项内燃机活塞环系列国家标准,也已全部发布并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制鞋产业和内燃机活塞环行业的发展。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上塘村于2008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银饰之乡”称号,秀屿区东峤镇的上塘珠宝城,目前入驻生产加工企业149家,产品年交易额达35亿元以上。为了扶持莆田银饰品产业发展,在莆田市质监部门牵头组织下,去年9月21日,《银饰品》联盟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实施一年来,进一步规范了上塘银饰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了银饰品质量,提升银饰品的品牌知名度,促进莆田珠宝首饰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已有15家企业办理了《银饰品》联盟标准的备案、注册登记手续。
标准化服务农业得实惠
莆田市质监局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与有关农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健全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为加快农业发展提供标准化的技术支撑。
该局建立了农业标准体系,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实施全方位服务,共组织制定《卤蛋》、《即食海带》等3项国家标准,《荔枝干》、《糖水枇杷罐头》等2项行业标准,《莆田枇杷》等56项省地方标准,《仙游金沙薏米》等86项市农业技术规范,《桂圆干》等260项农产品企业标准,制定各类操作规程、管理标准、工作标准284项,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256项。
该局还指导创建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了“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农户”的标准化推广模式,先后建立了龙须菜养殖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火龙果种植等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9个、蔬菜种植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
另外,该局出台了《莆田市创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三年滚动计划实施方案》,强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资源普查,推荐上报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创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南日鲍、莆田桂圆、莆田枇杷、度尾文旦柚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仙游县也被列入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莆田荔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于今年9月25日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形式审查,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第132号公告进行公示。如南日鲍获得保护后,平均单产从2007年的119.58吨/公顷提高到2009年的129.88吨/公顷,总产量由2007年的1600吨增加到2009年的3368吨,平均单价从2007年的260元/公斤、2008年的265元/公斤提高到2009年的270元/公斤,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产品的知名度、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还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同时增加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