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小龙虾味道虽鲜美,但江湖上总是流传着很多关于它的传言。“小龙虾只能在污水里生存,重金属含量*高”,这也是比较常见的热门话题之一,那这个是真的吗?
明人不说暗话,有“数据”有真相!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实验数据。
我们从不同的商家购买了六批次生鲜的小龙虾样品,用蒸馏水清洗小龙虾外壳后,针对几个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取样,分别为:
虾尾肉(小龙虾的主要可食部位);
虾黄(小龙虾头部的黄色膏体);
嘴壳(小龙虾嘴部的硬壳,理论上*容易接触重金属的部位);
虾肠(也称为虾线)。
由于每条虾的虾肠分量很少,仅样品量较大的样品A的虾肠满足检测量,因此仅对样品A的虾肠进行了检测。
接下来~实验室放大招啦!
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结果如下(以下分析是基于生鲜的小龙虾检测结果,经过认真清洗和烹饪后,小龙虾各部位重金属含量理论上应更低。):
注:1. 样品F的小龙虾样品中,未发现虾黄,故无此部分检测结果。
2. 无机砷检测方法为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法;其他项目检测方法均为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法。
表1数据比较多,有点看不懂是吧?别着急,让我们食品安全专家出场,从“国家标准可判定项目”和“国家标准不可判定项目”两方面进行分析。
1、国家标准可判定项目:铅、镉、无机砷、甲基汞、铬
一般来讲,相关部门会评估确定食品品种中风险较高的项目,并制定限量要求。**找到相关标准,对于小龙虾中的金属污染物,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污染物限量》仅对铅、镉、无机砷、甲基汞、铬有限量要求,具体如下:
从检测结果来看,所有小龙虾样品虾尾肉中的铅、镉、无机砷(总砷)、甲基汞(总汞)、铬的检测结果均远低于国家强制标准GB2762-2017的限量要求;
虾黄中的铅、无机砷、甲基汞(总汞)、铬的检测结果均低于标准限量要求,虽然有两批次虾黄中的镉含量略高,但是结合虾尾肉进行可食部分整体判定依然符合标准限量要求。
尤其让人无法置信的是,就连传说中*容易蓄积重金属的非可食部位-嘴壳,甚至虾肠中主要项目的含量都没有超过标准限量。
吃货们,兴奋不!
另外,我们还贴心地查了全国食品抽检结果查询系统,在已公布的800多批次抽检样品中,暂未发现重金属超标的样品!妥妥的!
2、国家标准不可判定项目:铝、锰、镍、铜、硒、锑
我们就先列个表,看一下他们在小龙虾可食部位中铝、锰、镍、铜、硒、锑的含量情况:
表列完了,结论也就出来了:所有项目可食部分含量*高的都是虾黄!所以虾黄虽然好吃,但是也得适量。
但是,有些吃货就是拦也拦不住的,比如像我们的戚哥,那肯定是不会放过小龙虾里的虾黄的。那好吧,下面我们就看下,真吃了又会怎样呢?
为了我们可爱的吃货,我们只好再费点功夫,分析下含量*高的可食部位,吃多少对身体是有风险的(主要针对标准未规定限量要求且含量较高的铝、锰、铜进行分析)。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大约估计,1kg小龙虾有30只,每只小龙虾有3g虾黄,10g虾尾肉,即1kg小龙虾有90g虾黄和300g虾尾肉。
看了上面的数据,吃货们如果有点担心的话,那就说明您吃的有点多了。与此同时,我也有点担心您的钱包,现在餐馆小龙虾的价格大概在每斤80-200元之间,反正是不便宜。
按上表显示,可能产生危害的*少食用量大概每月57公斤,那么每个月*少你得花差不多一万大洋来满足你的小龙虾瘾。
1、小龙虾中重金属含量*高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吃货们可以不用过于担心。
2、虾肠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虾肉,建议食用时去除虾肠。
3、一般来讲,虾黄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虾肉,如想减少重金属摄入风险,可考虑减少食用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