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在水中长, 虾在稻下游”,9月26日,记者在湖北省潜江市举行的 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协同创新联盟暨虾稻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现场会上看到,这里的稻田养虾产业将传统水稻种植与经济水产养殖相结合,以养促种,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共赢”。
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在考察了龙湾镇2244亩核心基地和渔洋镇1万亩基地后感到,实践优质稻米绿色生产有了信心,协同创新、节本增效、种养结合、粮渔共赢有了希望。这项工作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协同创新联盟(以下简称水稻协同创新联盟今年的重点任务。
据悉,我国虾稻综合种养目前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长江中下游流域。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今年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虾稻共生种养结合的面积大约有630 万亩。另据权威统计,全国适合虾稻综合种养面积占现有稻田 15% 左右,大约为 6800 万亩 ,发展潜力巨大。
虾稻共作升级版
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游艾青研究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龙湾镇和渔洋镇同为湖北省潜江市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区,是虾稻共作科技创新研发基地,也是湖北省第二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稻田综合种养的试验示范基地。
基地依托“潜江龙虾”的品牌和潜江市生态资源优势,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合作,针对当前适合虾稻共作模式优质高效水稻品种缺乏、绿色栽培技术不完善、虾稻共作模式中肥料过量施用等问题开展虾稻共作的技术研究与示范。
经过三年多的科技研究与示范推广,他们筛选出适合虾稻共作模式的专用优质稻品种鄂香2号、华润2号等6个品种,并开展相应品种的配套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虾稻共作绿色种养殖技术体系,将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种更进一步提升虾稻共作经济效益的模式,也就是虾稻模式的升级版——“四水农业”模式。
现在通行的“虾稻共作”模式即种一季中稻,全程养两季虾。将农田彻底进行改造,稻田小沟由原来1米宽、0.8米深改挖成4米宽、1.5米深的大沟,每年8月至9月中稻收割前投放虾苗,或9月至10月中稻收割后投放幼虾,第二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收获成虾,同时补投幼虾,5月底6月初整田、插秧,8月至9月收获成虾,如此循环轮替,每亩可多产100斤左右成虾。
由于虾稻共作是养殖两季虾,施用农药会让虾在水里死亡。因此,这种模式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同时,水稻与小龙虾是一种共栖共生关系,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提供饵料,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生物肥,两者互依互补,使生态增殖、水土改善。
潜江楚稻虾虾稻共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如今,这一模式进化到“四水农业”,即在高标准农田种植水稻;水沟养殖小龙虾等水产品,或种植茭白、水芹菜、芡实等水生蔬菜;田埂种植水果。
龙湾镇瞄新村2015年以来探索发展复合种养模式:一水多用、一地多收,高效利用农田资源,实现立体绿色种养,亩均年收入7467元,约为“虾稻共作”模式的1.5倍、纯种稻收益的6倍。刘辉说,这种模式下出产的大米安全、生态、健康,口感、香味优于一般大米,供不应求。
游艾青介绍,这一模式在该示范点辐射带动了农户97户,种植面积5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2018年,基地平均亩产500公斤优质稻、高规格商品虾150公斤,亩产值10000元,亩纯收入7000元。生产出的小龙虾重量基本在八钱以上,品质好,健康生态,虾贩有口皆碑。
协同创新+高效推广
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程式华说,水稻协同创新联盟在被誉为“中国小龙虾之乡”的潜江开展了虾稻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生产实践,瞄准市场狠抓示范,做大做强“荆楚味道”,很有市场价值和现实意义。
水稻协同创新联盟是集合各级政府、农业科研院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等单位的优势团队,聚集大批种粮大户,通过构建“集团军式”大联合大协作的高效协同攻关网络。程式华告诉记者,联盟着力破解水稻提质增效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低、优质品种栽培技术不配套、肥药利用率低、丰产与优质高效难以协同等难题,在推进水稻生产由增产转向提质转变,提升水稻生产供给体系质量的同时,探索水稻经济混养技术模式,提高水稻种植综合经济效益,提高水稻生产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
例如,虾稻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在潜江开展了部分优质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从全国范围内收集50组米质达国标3级米以上的优质稻品种,在龙湾镇瞄新试验示范基地试验其在虾稻共作模式下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通过田间生长发育性状、产量、综合抗性、米质分析及品鉴等综合筛选,确定鄂香2号、华润2号、福稻88等6个品种为适宜虾稻共作田优质水稻专用品种。
科技创新是基础,推广却是一项农业技术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
记者在现场看到了多家来自市场**线的企业和来自生产**线的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
程式华介绍,联盟已经初步建立了高效的示范推广模式。联盟发挥牵头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已建立的全国水稻品种与技术推广网络这一优势,加强联盟中科研机构与种业企业联系,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开发模式,加快成果落地生根的力度与开花结果的速度。
“通过水稻科研机构这一特殊纽带,通过订单种植、协议收购的方式,将水稻种子企业、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大米加工企业有机链接,建立利益共同体,形成‘科研单位+地方政府+企业+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产、学、研、用相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发挥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企业结合‘1+1+1>3’的优势。” 程式华说。
如此,打通水稻研发、水稻生产、稻米收购、大米加工的水稻生产各环节,并引导企业向产后精加工延伸,实现水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跳出农业发展旧路子,借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迅速将技术集成模式推广应用,转变大米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水稻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