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11月8日文章,原题:如果你认为中国的空气不好 对游客来说,中国的水问题从进入酒店房间就凸显出来。一股被污染的河水的气味可能从淋浴喷头散发出来。渴了想喝水?水龙头里的水基本不能喝。那瓶装水能信任吗?很多中国人都不信。刷牙又怎么办?
以政府自己的
政策制定者和中国民众理所应当地将问题归咎于松懈的环境管理和法律执行。但更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国本来就没有足够的水。大规模快速的工业化令本就稀少的资源不堪重负——饮用水成为*明显的受害者之一。
中国用仅占全世界7%的淡水资源供养着全球近20%的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密歇根湖容纳全世界约4%的淡水(五大湖区加起来约占20%)。
尽管中国资源有限,这个国家高耸密集的都市丛林却在持续增多。中国城市的天际线每增加一栋摩天大厦,每多烧一吨煤给大厦供暖,每多蒸出一屉饺子在大厦的台阶上叫卖,就需要更多的水。从新建住宅区和发电厂的废水每排出一次,流回江河中时就更脏一点。
中国的两条主要河流黄河和长江,说明了这个问题。两条河从西向东流,横贯中国主要工业带。河水流到沿海人口聚居区前,需要深度处理才能饮用。
如果说过去35年资源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显示出任何东西,那就是中国政府能制造增长、促进增长,在其他考量更重要时抑制增长。但如今,北京必须面对长期经济繁荣所遗留的问题——有限的资源被消耗到世所罕见的地步。中国必须改变管理稀缺资源的方式——若非出于自愿,就会被不可抗拒的必需之力推着走。(作者戴米恩·马、威廉·亚当斯,温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