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一直下大力量推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工作安排》提出,今年将继续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审计,并将围绕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辅助食品展开综合治理。
兼并重组非易事
《工作安排》提出,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围绕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等重点大宗食品,开展综合治理;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审计。这或将成为新一轮
此前,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规定了乳业兼并重组时间表和部门具体分工,要求到2015年底,争取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65%;到2018年底,争取形成3至5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超过80%。
“《工作安排》中再次明确提出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不难看出国家的重视程度。按现状来看,《方案》提出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既定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研究员宋亮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然而,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想要快速实现兼并重组,并非易事。”
目前,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合作并购欲望并不是很强烈。宋亮认为,这主要出于以下3个方面原因。**,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互补性比较差,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大多都是同业竞争关系。其次,一些小规模乳企品牌形象一般,无法引起大企业的并购兴趣。第三,一些小企业并购要价过高,名不副实,大企业难以接受。因此,一些经营业绩下滑、未来市场开发难度较大甚至萌生退意的婴幼儿配方乳企,或许会成为**兼并重组的排头兵。
进口品牌冲击大
进口
在国家食品产业工业化和品牌建设化的发展框架下,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也正处于洗牌和品牌高度集中的阶段。在此期间,中外企业的合作模式却为企业带来了兼并重组所不能带来的实惠。对此有专家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企业参与兼并重组的计划。
回顾2014年,乳粉企业中外合作的案例不胜枚举,中外企业共享奶源、技术和市场正成为潮流。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中外乳企合作可以使国内乳企通过利用国外优质、便宜的奶源来降低生产成本;在国内奶源紧张的时候,中外乳源共享可以满足企业稳定化的市场需求。此外,进口奶源的概念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然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无论是选择中外合作还是兼并重组,都是国内乳粉行业整合的必经阶段,*终还是要交还于市场。
旗帜婴儿乳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九强表示,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鼓励支持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向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正成为乳业发展的方向。国内企业尤其要注重项目顶层设计,用量化品质打破海外奶粉在国内市场的强势格局,革新乳品行业生态链。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表示,国内乳企今后需要加大组织模式的创新、奶源升级和加工升级3方面的创新升级力度,这构成了我国乳业质量和升级创新的核心。
产业结构待优化
即便目前国内婴幼儿配方乳企兼并重组形势不容乐观,但行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对于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行业目前存在集中度低、自主品牌竞争力弱、高端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消费者对国内品牌信心不足等问题,同时,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也仍然存在。
这位负责人认为,产业集中度低,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还不能适应质量安全保障新要求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已成为解决质量安全和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必须大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自主品牌,增加有效供给,提升质量效益,提振消费信心。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可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避免无序竞争,奶粉龙头企业可充分享受行业的高景气度。参与兼并重组的企业将从税收优惠、财政资金、金融支持、资本市场等方面获得资金支持。支持兼并重组企业奶源基地建设,虽然短期将提高运营成本,但长期来看可以解决困扰国内乳企的奶源品质问题,提高消费者对国内奶粉的信心。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到去年底,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已由2010年的180家减少到128家,产品品牌也由650个减少到500余个,年产量从55万吨增至60万吨,但是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品牌竞争力弱、高端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国产品牌销售区域主要还是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的份额只占25%左右。(经济日报记者 祝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