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四川省 食品 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2月21日,四川省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条例》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填补了四川省对食品小作坊、 食品摊贩等小规模 食品生产经营业态 监管的法律空白,对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和 食品安全监管行为,防范 食品安全风险、传承 饮食文化、方便群众 生活、保障公众 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创设小经营店概念,将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业态全部纳入调整范围
食品生产经营业态种类繁多,从保障 食品安全的角度,不能出现食品个别业态监管于法无据的“真空”。《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百二十七条对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业态概括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食品小作坊、摊贩属于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业态,在这之外究竟还存在什么业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中的这个“等”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条例》第三条第二款探索性地创设了“食品小经营店”概念,规定“食品小经营店,是指有固定经营门店,销售食品或者提供餐饮服务,包括兼营食品,从业人员少、条件简单的个体食品经营者。”食品小经营店包含了食杂店、小餐饮店及其他兼营食品的小型经营业态,囊括了有固定门店的所有小型食品经营业态。
加之《条例》第三条规定“食品摊贩,是指无固定经营门店,销售食品或者提供餐饮服务的个体食品经营者”,将流动摊贩和有固定区域或者时段的摊贩,一并纳入调整范围。这样,《条例》覆盖了各类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业态,是全国为数不多将多种食品生产经营业态全部纳入管理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与《食品安全法》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解决了长期以来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业态监管于法无据的问题,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实现了监管无盲区。
厘清工作职责,着力搭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网
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食品安全法》第三条确立了社会共治原则。《条例》严格贯彻《食品安全法》要求,着力搭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网。
一是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的职责。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三小”食品安全负总责,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三小”的监督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对食品摊贩进行登记,设立食品安全协管员或者信息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三小”的信息统计与报告、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协助执法、宣传教育等工作,与各行政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密切协作,形成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网;村(居民委员会要履行协助和报告义务。
二是厘清了部门职责。规定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三小”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三小”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城市管理行政部门负责依照相关城市管理的规定对食品摊贩进行监督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应当依法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三小”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三是鼓励行业自律。规定鼓励“三小”通过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四是鼓励投诉、举报。规定对提供违法行为线索并查证属实的举报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奖励应当及时发放。
创新管理方式,充分体现简政放权要求
“三小”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业态,消费群体广泛,就业人员众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就业、生计等民生问题。考虑到“三小”自身属性,结合四川省实际,对不影响食品安全的要求尽量作了简化,创新了管理方式。
采取“宽进”的备案管理。四川省在设定“三小”准入门槛时,秉承了“宽进”的原则,体现了“放宽服”要求。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前要向县级食品监管行政部门备案,食品摊贩要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登记。《条例》规定的备案、登记,在性质上属于备案,在登记时不需要就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的生产经营条件是否符合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作出判断,不需要实施现场检查,其作用是采集信息,将其纳入监管视野。
下沉执法重心。《条例》体现了便民、利民原则,坚持执法重心下沉,规定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的备案主要由县级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实施,对“三小”的日常检查、抽样检验、行政处罚等职责也主要由县级食品监督行政部门承担。
强化政府职能转变。《条例》第十二条第三款、第二十四条第三款明确备案、登记不收取任何费用。第二十五条规定,县级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对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从业人员进行免费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升从业素质。《条例》科学处理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监管与服务间的关系,顺应了国务院审批制度改革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需要。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不实施现场检查,并不意味着《条例》就放松了对“三小”的监管。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在采用“宽进”政策设计的同时,跟进了“严管”措施。
采用品种限制。《条例》第九条规定了“三小”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分别在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七条规定了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禁止生产经营的具体品种,明确“三小”生产经营“负面清单”,“三小”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守品种限制要求。如小作坊不得生产加工保健食品,小经营店、摊贩不得经营裱花蛋糕、生食水产品等。同时规定县级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
强化生产源头管控。《条例》禁止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食品添加剂,禁止食品小作坊接受委托生产加工或者分装食品。规定食品小作坊应当对新投产、停产超过三个月后重新生产以及改变生产工艺后生产的首批食品,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还应当每年对其生产的食品至少检验一次,其检验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一年;规定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应当有标签,并应当标明食品名称、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小作坊的名称、备案号、生产地址等,标签内容应当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
创设首次监督检查制度。因《条例》对“三小”的准入设定为备案、登记,不要求进行现场核查。为保证食品安全,《条例》规定县级食品监督行政部门应当在发放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备案证或者收到食品摊贩登记信息之日起三十日内,进行现场监督检查。这一制度设计,在全国属于首创,既充分顺应了“弱化事前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时代要求,又通过制度的创新,避免因事中事后监管不及时、不主动作为。
除此之外,《条例》还规定了日常监督检查、抽样检验、行政处罚、事故处理、信息公开、信用惩戒等执法手段,着力防控“三小”的食品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