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食药监局:6月抽检29大类食品4113批次样品 不合格151批次

百检网 2021-11-15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湖北省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7月4日发布的《2016年6月 食品安全 监督 抽检汇总情况分析》显示,2016年6月,湖北省共完成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4113批次涉及29大类食品,分别按照相关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产品明示 标准等进行检验,共发现不合格样品151批次,总体发现样品不合格率为3.67%。
 
  检出问题的食品类别为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饮料、饼干、薯类和膨化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
 
  发现的主要问题有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54批次、其他微生物不合格(53批次、致病性微生物不合格(12批次、品质指标不合格(12批次、农药残留超标(6批次、金属污染物超标(6批次、其他污染物超标(4批次、检出禁用兽药(1批次、检出非食用物质(1批次、真菌毒素超标(1批次、检出涂渍油脂(1批次。
 
  据介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有防止变质、改善感官、保持营养、方便加工等作用,超过标准范围和使用量添加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本月抽检食品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仍是发现的主要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35.8%。问题较为突出的是酱腌菜中防腐剂、甜味剂超标,糕点中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超标等。原因主要有:为了过度延长产品的保质期违反规定使用防腐剂;为增加产品口感,违规使用甜味剂等;为修饰产品外观,违规使用着色剂;也存在因误读食品安全标准、工艺水平不精等原因造成不合格的情况。
 
  微生物指标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和其他微生物,本月抽检的其他微生物问题突出,占不合格总数的35.1%。其他微生物主要是糕点、肉制品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致病性微生物主要是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微生物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可能是食品生产的原料或水源带入,制作环境和个人卫生达不到要求,生产工具、容器清洗不彻底,人员卫生管理不到位,产品防护不好等原因。
 
  品质指标反映产品的质量。本月抽检食品品质指标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7.9%,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酒类中酒精度达不到要求,食用油中过氧化值超标等。原因主要为酒类生产工艺控制不到位,产品包装不严密、计量器具不准等。而食用油则是由于使用酸败的油作为原料或加工过程控制不当或储运不当,导致油脂酸败
 
  本月抽检食品中金属元素污染占不合格总数的4.0%,不合格项目主要是砷和铅。其他污染物主要是氰化物、稀土含量和溶剂残留量超标,真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B1超标,检出的农药残留超标主要是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对硫磷、氰戊菊酯,检出的禁用兽药为莱克多巴胺,检出的非食用物质为甲醛次硫酸氢钠。
 
  莱克多巴胺是β受体兴奋剂类药物,能够促进动物体蛋白质沉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由于该类药物长期食用有健康风险,农业部规定该类药物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有强的还原性,是一种漂白剂,对人体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粉丝中使用“吊白块”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感,变得韧性好、爽滑、不易煮烂。《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中规定甲醛次硫酸氢钠为非食用物质。
 
  针对以上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有关市州局及时采取措施督促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产品,及时查找问题原因、排查风险因素,并对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地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改善企业生产条件和卫生状况,防范微生物污染,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做好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工作,增加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抽检频次。对使用禁用兽药和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一经查实,从严惩处。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按要求及时对抽检信息进行了公示。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