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9时30分,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举行。这样的会议每逢双月都会召开,目的是审议由政府提交的亟待草拟或修订的各种条例,以便填补法律空白或漏洞。这次的审议重点是与市民关系密切的《深圳经济特区
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丘海主持,一般宣读完会议议程后,他会询问大家对此有何意见。这只是一种惯例,从来没有人在这一环节发出过异议。但这一次,他看到坐在左边*后排的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郑学定举手示意。
“这个条例既不能体现深圳特色,处罚的标准比国家还低,建议取消列入议程,退回去重新起草!”这位以较真、敢言着称的知名人大代表站起来,又从创新不够、没有突出深圳特色、问责缺失等多个方面对条例提出批评。与会人员都有些惊讶,一些人回头看去,见到“郑代表目光锐利,面露愠色”。
“根据规定,需要四名以上常委会组成人员附议,动议才能生效。有人附议吗?”在郑学定陈述完毕后,丘海当即受理了请求,并询问其他委员。由于状况来得突然,在随后的一段等待时间中,动议*终因附议人数不够而未获通过。
但这如同一颗投向湖面的小石子,波澜并未因此平息。在当天下午的分组审议中,缓过神来的委员们对条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高度认可郑学定的意见。“我们都觉得这个条例如果拟得太草率,还不如不立。”28日,郑学定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未来一个月将加班加点,自己也起草一份条例草案,就其中一些核心部分进行草拟。这一做法已获得人大方面认可。
■对话
动议发起者郑学定:
事关食品安全,要用*严苛的处罚和问责
■名词解释
动议,指会议中临时提出的议题。根据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提出的动议,须经四名以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附议后,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每次会议都赋予了委员提意见的权利”
南方日报:动议权在深圳人大常委会历史上是首次使用,你是如何了解到这一权利的?
郑学定:其实我提这个意见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使用了动议权。虽然我当代表很多年,但当人大常委会委员是**次。我只是注意到每次会议,主任主持时都会说“大家对议程有何意见”,我就想这应该是赋予了委员提意见的权利。
会上我明显感觉到主任确实给了委员充分的权利。因为在我提出后,主任就像其他委员解释了“动议”的规定,并征求了委员们的意见。看到没人附议,经济工委主任又解释了一次。但很遗憾,*后还是没有获得附议。
南方日报:那你为什么想提出“退回去重新起草”的建议,这在人大常委会的审议中,是*少见到的。
郑学定:导火线在哪里呢?今年1月,人大常委会曾召集我们十几个比较关注食品安全的人大代表开会,就是讨论食品监管部门交上来的条例草案。会上一致的意见就是,觉得立得不太好,希望这个草案推倒重来,人大常委会也给他们提了很多意见。我认为至少回去应该修改一下,所以这次看到要首次审议,我还很高兴,在代表群里给大家说这事。结果,会议前一周拿到条例草案,我逐条比对后,发现一个字都没改,只是在后面作了一个说明。在食品安全这么严峻的时候,怎么这样做,我实在想不通。
你看人大经济工委给出的初审意见,提出“创新性不够、操作性不强、处罚措施不严”也是写得很严重。至少在我看到过的别的条例初审意见中,没见过这样(严厉的。
“国家法*高罚30倍,这个条例还停留在20倍”
南方日报:这个条例草案中,哪些内容让你觉得很不满意?
郑学定: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体制问题没理顺,一头猪几个部门管,但是都没有管好,大家都管,大家又都不管。
二是解决当前深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没有体现出来,这是我*核心的质疑,包括抽检、追溯制度、食品安全标准等。而供港食品为什么安全,就是这些环节做得好。深圳是一个食品输入型的城市,九成食用农产品和生猪都来自外地,所以抽检非常重要。再比如,食品安全标准也太低。国家一直鼓励各地方、各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标准,市长也多次提出深圳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食品安全标准。不要说国际标准,能不能先向香港标准看齐?但条例草案在这方面也是轻描淡写。追溯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系统不建立起来,就抓不到解决问题的本质。
三是处罚力度太轻,违法成本太低,还不如国家
四是问责内容*少。国家法里有12条都涉及到监管方面的责任,包括政府部门和第三方机构,都很严格。但我们的条例只在倒数第二条简单说了几句,而且食品监管部门都没放在问责的**位序上。
南方日报:如果这些条款制定出台,可能出现哪种后果?
郑学定:我觉得这个条例草案拟得太草率了,深度不如国家食品安全法。要结合深圳实际写出有操作性的措施,否则还不如不立。因为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被认为“史上*严”,已经制定得非常详细。原本再设立地方的条例,是为了更有可操作性,更细化。但现在这样,只要严格执行国家法,状况都会比草拟的这个条例要严格,要好。
“深圳是食品输入型城市,监管复杂很多”
南方日报:一些代表审议意见和人大初审意见都提出“草案没有突出深圳食品安全监管特点”,你认为当前深圳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是什么?
郑学定:**,深圳是食品输入型城市,这种监管复杂很多。从这个角度,我们有时还不如其他城市,因为很多城市不需要外供,只要把自己的蔬菜、生猪基地管好了,或者农药使用管好,就行了,监管相对容易。
第二,深圳的高端食品相对安全,但中低端的非常令人担忧。前两个星期,我组织了12名代表对小作坊、小摊贩进行明察暗访,特别是城中村、街边卖的。一名代表吃完小摊贩的东西后,不到半小时就晕,后来还吐了。深圳那么大的人口结构,有多少人能一直买高端食品啊。
面对这两个特点,深圳怎么监管?只能是靠抽检、追溯、提高准入门槛,才能总体向好。
南方日报:你认为条例草案要怎样制定,才能有效监管食品安全问题?
郑学定:我会用一个章节来写抽检。抽检样本要反映总体特征,抽样要分类进行,样本分布要科学合理。当我抽到有问题时,追加抽样。比如,我在龙华某个街区抽检到不合格产品,那就要加大对这整个片区小超市的抽检,样本量要放大。这是一种动态抽检。
再比如,现在条例草案里的准入门槛几乎就是没有门槛,如果我们规定“没有建立追溯体系或者没有建立台账和记录制度的食品单位,一律不准在深圳生产和销售”会怎么样呢?还有处罚这块,罚几千块的都要拿掉,至少都要几十万。国家法里*高罚款金额已提高至货值的30倍,那深圳能不能再提高到35—40倍呢?还有食品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的公开等,都要有可操作性,不要口号式的。
南方日报:条例现在进入到审议程序,你和其他委员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郑学定:对食品安全要用*严苛的处罚、问责和标准。常委会的委员一致认同这一看法,因为这涉及到每一个人和子孙后代。有个委员甚至说,要把这部法制定成有史以来*好的一个条例。还有委员提出,自己花钱,请专家来制定。同时,因为动议*终没有通过,委员们说在微信上建个群,以后提前沟通。
这个事情因我而起,我想在未来一个月加班加点,也起草一份,起码把重要的部分、有操作性的措施写进去。
南方日报记者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