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在这个西红柿大棚里挂了3次小卡片,每次挂10张,到现在没打过农药,但是比以前打农药治虫子的效果还好,你看小白蛾子被彻底治住了。”济南市崔寨镇菜农张波指着他的冬暖式大棚高兴地告诉记者。
这可不是一般的小卡片,它很有“内涵”。据山东省
以虫治虫走向田间
前一阵,张波刚收到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送来的一批蜂片时还很疑惑,“这一张小卡片怎么能防治小白蛾子?”
但把小卡片挂在西红柿植株上,张波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奇迹”出现了,“过去我们每年冬前至少要打3次药治虫子,不打药小白蛾子就泛滥,费工费力还费钱,没想到几张小蜂卡还真能解决大问题。”
近年来,于毅牵头承担的山东省农科院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高档蔬菜生产
“天敌防治道理简单,但天敌昆虫的工厂化生产却很难。”于毅介绍说,山东省农科院组建了天敌与授粉昆虫研发中心,目前已掌握丽蚜小蜂、赤眼蜂、食蚜瘿蚊等天敌昆虫的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示范结果表明,在保护地番茄、黄瓜、甜瓜、哈密瓜、甜椒、辣椒等作物上释放丽蚜小蜂后,与喷洒化学农药相比,白粉虱数量减少60%—90%,每亩地减少用药成本和打药人工费用300元左右。
“西欧、北美、澳洲等发达国家普遍应用天敌昆虫防治农作物害虫,90%以上的保护地采用
熊蜂授粉替代激素
种大棚的菜农都知道,在闷热的大棚里一朵一朵的用激素蘸花是个辛苦活,可是没办法,由于设施环境相对封闭,果类蔬菜缺乏授粉媒介,只能用激素人工喷花或蘸花。这个方法耗时费工,容易产生畸形果和造成激素残留,严重影响果菜质量安全。
“一亩地的蔬菜大棚,放上一箱熊峰,授粉问题就解决了。”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郑礼说,熊蜂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将蜂箱放在温室大棚内不影响操作的地方即可,打开巢门后,熊蜂就会自动飞出去采粉授粉。近年来,他们研发了人工大规模繁育熊蜂技术,建立了工厂化熊蜂繁育生产线,实现了熊蜂周年生产。
2015年,该院在济南、潍坊、青岛、淄博等地进行了示范应用,为设施番茄、樱桃、甜瓜、蓝莓、草莓、黄瓜等作物授粉,示范面积1000多亩次。熊蜂的授粉率能够达到95%以上。与使用激素比较,使用熊蜂为番茄授粉可提高产量10%以上,为茄子授粉可增产30%以上,而且果形好、果汁多、果肉厚、口感好,显着提高了果菜产品的商品性,而且避免了激素残留。
我国长期过量、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和激素,造成了农药和激素残留、污染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等一系列问题。今年,国家 提出了化肥、农药“双减”计划,山东省也制定了“到2020年全省农药使用量减少30%”的目标。如何减药?无疑天敌与授粉昆虫配套使用无疑是*好的替代品。
蔬菜“瘟神”灰霉病有望绿色防控
灰霉病是发生在蔬菜大棚等保护地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危害黄瓜、番茄、韭菜、西葫芦等蔬菜,一旦发生该病,轻者减产30%左右,重者可损失90%以上。
该院课题组经过大量试验,对设施蔬菜灰霉病菌抗药性进行检测,在其绿色防控技术上深入探索。他们对植物源活性成分白藜芦醇进行了结构修饰,初步得到了40多个衍生物,筛选出了5个活性较高的衍生物,其中一个对瓜果腐霉的防控效果较好。“对白藜芦醇结构修饰得到的化合物都是新化合物,通过活性筛选、机理研究、毒理研究、剂型加工等环节有可能创制一个全新的农药新品种。”于毅说。
蔬菜长期轮作,土壤容易滋生很多问题,导致病害严重。因此,课题组研究了给土壤消毒的新办法,用臭氧水等土壤消毒剂,配合有益微生物菌剂对蔬菜根结线虫病和茎基腐病进行防治,取得了积*进展。
“利用臭氧水易溶于水的特性,把机器制备的特定浓度臭氧,水汽混合,充分溶于水后灌溉蔬菜。臭氧水渗透到土壤耕作层中,氧化分解农药残留,杀虫灭菌。该技术规程建立后具有较强的先进性,我们正在做进一步完善。”
“天敌与授粉昆虫、微生物农药、土壤消毒技术都是现代农业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用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现实意义。”于毅表示,这些生物防治产品的试验示范与产业化推广需要政策引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