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今年我省稻田养鱼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面积已达150万亩左右,开展稻田养鱼的农户达44万户、涉及人口152万人。稻田养鱼发展区域不断扩展,目前已覆盖全省16个州市的80多个县(市、区。种养模式和经营方式发生可喜变化,稻田养鱼正由传统的平板式粗放低产模式向沟凼结合、沟塘结合、高埂深沟等高产高效 养殖模式 转变。
我省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昆明、曲靖、楚雄、保山等地历史上就有稻田养鱼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云南水产部门积*试验示范稻田养鱼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显着。随着稻田养鱼规模扩大和生产水平提高,稻田养鱼的效益愈来愈明显,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省农业厅负责人介绍,稻田养鱼由于改善了生态条件,可使稻田少施化肥、少喷农药,实现节本增效,促进粮食稳步增产,实践证明,稻田养鱼后,粮食单产可提高3%以上。我省稻田养鱼一般亩产鱼40公斤左右,平均每亩增收1000元以上。从优化生态环境来看,由于稻田养鱼,相应加高加固田埂,开挖沟凼,大大增加了蓄水能力,有利于防洪抗旱。这几年稻田养鱼每年还为社会提供水产品数量3万多吨,有效地解决了水资源缺乏的边远地区群众“吃鱼难”问题。
目前,我省稻田养鱼扩展到气温较高、雨水充沛的德宏、西双版纳、红河等南部稻区。红河州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地,以梯田稻鱼鸭共生生态种养为主的模式,近几年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今年面积达到10多万亩,且稻田亩产值突破6000元以上。我省发展稻田养鱼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省稻田面积1500万亩,适合搞稻田养鱼的面积达500多万亩,而现在仅利用四分之一。我省气候温暖,无污染,很多地区均可推进,稻田养鱼经过多年实践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要从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的高度,全面落实粮食稳定增产行动,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以水稻为载体的稻田养鱼(鸭、蟹等新型种养模式,提升种粮综合效益,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产。到“十三五”末,我省稻田种养新型模式示范推广面积达到300万亩,其中以稻田养鱼为主的模式示范推广面积200万亩,稻鱼鸭共生种养模式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特色种养模式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培育一批种养技术成熟、运作机制规范、产品品牌化销售的稻田养鱼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批“稻鱼共生、稻鱼鸭共生、稻蟹共生”等生态型稻田种养高效示范基地,培养一批集种稻、养鱼、经营为一体的复合型新型农民。
云南日报 记者 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