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贵阳8月20日消息(记者孟海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据贵州省工商局的消息,从8月下旬开始,贵州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
近年来,贵州白酒市场销售十分低迷。为了求生存,一批白酒企业是大打擦边球,加大推出所谓“**”类产品力度,这类酒的特征是,不在市场上公开摆卖,而是通过定制式、团购式进行销售,而且价位高昂,比如贵州金沙集团的“摘要酒”等,目标就是要借特殊的产品名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抬高价格、促进销量。
记者了解到,对这样一类新生的产品,需要加强监管。这次专项行动是从8月下旬开始,重点是对酒类的企业和酒类市场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清查,严厉打击酒类生产经营者以国家机关**、军队**内部**等这样一些名义进行的虚假宣传和销售行为。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经下发通知,要求酒类企业不准生产标注有“**”、“**”、“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贵州是中国白酒的重要产区,在“禁令”下发之前,贵州省各地,无论是着名茅台酒厂,还是各种私人白酒企业,以及基酒的作坊都公开充斥着各种档次价格的“**酒”。
长期以来,很多企事业单位、甚至政府机关都曾经有过购买、甚至定制这类“**”酒的行为。2013年以后,随着相关部门打击“**酒”的力度逐渐加大,加上“三公金费”在白酒使用上的限制,“**”类酒的销售有所收敛。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又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以金沙“摘要酒”为例,“摘要”酒一瓶为650毫升,售价为1800多元。“摘要酒”酒厂的一位销售经理在电话采访中向记者表示,“摘要酒”已经上市2年,上市**年的时候就达到了5000万的销售成绩,在白酒业的寒冬给他们带来了可贵的利润。
采访中一些高价位的“**类酒”的生产者表示:“贵州的很多官员应该都喝过或者了解过这种酒,否者我们的销量也不会这样好,这些酒用来招待和送礼也不会像茅台那样扎眼。”这样的现象,也正是很多消费者所担心的。他们都表示,如此异样的酒名很容易引起公职人员和企业老板的关注,而因为高端,不外呼就是送礼、送人。
在中国的这个送礼文化上,如果这一类异名的酒,品种逐渐增多后,恐怕一些腐败、奢靡等社会不良之风会出现回头之势。另外,一些商家利用这些容易让人产生“公权力联想”的名称,也有借这个名义炒高市场价格,扰乱市场持续,破坏市场竞争环境的嫌疑。
面对这个问题,多方人士提出,应开展酒类商品名称的专项整治行动,限制对具含有特殊隐喻的商标的使用,比如“内参”、“清样”、“题跋”等,同时,鉴于某些“内供酒”难以发现和管理遗漏等问题,建议建立社会公共举报制度,让社会公民时实参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