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14:30,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举办第71期“记者大讲堂”,邀请国家
[徐景和]《
这里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个要点,是贯彻中央的要求。应该说“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是五个方面:
**,食品
第二,食品安全的监管纳入公共安全体系。食品安全问题燃点低、触点多,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食品安全工作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公共安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必须把食品安全的监管纳入公共安全体系进行部署。
大家知道,5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23次学习,这次学习中很重要的就是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整个国家公共安全体系来考虑。食品药品安全有个脉络,*初是个体安全,比如消费的过程当中发生了食物中毒。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可以进行个体诉讼,那是个体安全,或者叫生命安全。第二个阶段,不仅是个人的事件了,而且是公共问题,所以纳入到第二个阶段是公共安全。第三个阶段,实际上现在有时候我们把食品安全也纳入国家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当中食品安全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第四个阶段有时候我们还把食品安全作为一种人类安全这样的概念来考虑。
第三,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改革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对食品药品安全进行集中统一监管,职能要整合,机构要统一,队伍要专业,制度要从严,监管要规范,执法要公正。进一步增强监管工作的协调性、执行力和权威性。我们国家食品安全改革从2003年开始不断推进,十八大以后我们国家建立起了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第四,把食品安全工作建立起一个社会共治的大格局。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各地方齐抓共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后加快构建起企业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媒体监督、法治保障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第五,建立*严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要从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形成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一套具有普遍震慑作用的监管规则,完善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制度,构建起严刑峻法制度。用*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确保公众饮食安全,这是我们经常讲的“四个*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