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冷冻食品“生日”被忽略
7月18日,市民郭女士在省城一家农贸市场买了一些蟹棒和脆皮肠准备吃火锅。火锅做好后,她尝了一下蟹棒,发现蟹棒嚼起来发酸、发硬,与以往吃到的蟹棒口感不同。
郭女士怀疑蟹棒存放时间过长已经变质,第二天,她找到摊主理论,但摊主说,蟹棒都是前不久新开的包装,而且一直放在冷柜中,肯定不会存在质量问题。
当郭女士提出要看一下蟹棒的生产日期时,摊主说蟹棒的生产日期都在*外面的包装上,包装袋已经扔了,之后这件事便不了了之。郭女士遇到的事,也发生在不少市民身上,这种散装冷冻食品的生产日期经常被消费者忽略。
生产日期“羞涩”难见人
记者走访省城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发现,部分散装食品如火锅肉丸、鸡柳、海鲜等冷冻食品没有标注食品的相关信息,生产日期成谜。
在一家农贸市场,很多商铺都在卖散装肉丸、鸡柳等冷冻食品,其中一家商铺的冷柜中有整包或散装的鸡柳、骨肉相连等冷冻食材,记者拿出一袋鸡柳,看到包装袋上写着“保质期18个月、生产日期见封口处”等字样,仔细检查包装袋,并没有从包装封口处看到生产日期。询问店铺老板冷冻鸡柳的生产日期时,老板只说了一句“没有生产日期”,便拉上了冷柜的玻璃。
记者又走访几个散装冷冻食品摊位看到,散装冷冻食品的种类大约有20种。有的摊位散装冷冻食品全被拆了包装放在冷柜的小格子中,也有的直接放在敞开的包装袋中,没有任何标签标明这些冷冻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虽然有的肉丸、鸡柳等冷冻食品的包装袋上标注了生产日期,但这些日期被藏在包装封口的褶皱处,或被印在包装袋上颜色较暗的区域,如果不仔细找,很难看到真实的生产日期。
当消费者提出要看生产日期时,有的商家会拿出完整的包装袋指明生产日期,而有的商家会以生产日期在大包装上、生产日期在开封时被剪掉了等理由拒绝消费者查看生产日期。
冷冻食品有关信息存猫腻
省城一家超市里,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冷冻食材,一种是独立小包装,每包只装三至五个鱼丸或虾丸等,另一种是散装放在冰柜内供市民随意搭配挑选,而这类散装食品价格优惠、种类繁多,更受市民的欢迎。
超市的冷柜被分成十几个方形的小格子用来摆放各种各样的散装冷冻食材,其中以丸子和肉类居多,冷藏柜的一侧,贴着很多标签,标签上写着各类食材的名称和生产日期,并无保质期和生产厂家等其他相关信息,其中标签上*早的生产日期是2014年7月,*晚的生产日期为2015年5月。这些标签均为手写,内容可以随时更换,仅凭这些标签,消费者很难判断这些散装冷冻食品的真正“生日”和保质期。
7月20日上午,省城另一家大型超市的生鲜区,不少市民正围在冰柜前购买冷冻鸭翅和鱼丸,鸭翅的外包装上写着保质期是零下18摄氏度下能存放12个月,生产日期是2014年8月20日,而鱼丸直接被堆放在冰柜上“裸卖”,既无外包装,也无遮挡物,由于没有包装,生产日期无从查看。前来采购的一位市民说:“这些冷冻食材快到期了,所以才便宜,反正是买回家就吃,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部分商家无视相关规定
一家农贸市场卖冷冻食品的杨师傅说,散装销售的各类冷冻食品中,很容易被掺杂一些来路不明的或过期食品。一些客流量较大的市场内,顾客较多,这些冷冻食品通常一星期左右就能卖光,而一些人流相对较少的超市或市场,冷冻食品存放了很久都没人买,商家会将冷冻了很久的食品混在新鲜的冷冻食品中。
杨师傅还透露,不少批发商为尽快出售即将到期或积压的冷冻食品,会将这些食品拆开包装零卖,这类冷冻食品往往价格很便宜。
记者搜索相关文件了解到,根据《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规定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装食品必须做到:
经营者应在盛放食品的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设施上标出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商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
此外,散装食品标签标注的生产日期必须与生产商出厂时标注的生产日期相一致。由生产商和经营者预包装或分装的食品,严禁更改原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