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农贸市场自制
一、**行动,排查摸底找准突破口。今年年初,象山在全市**开展农贸市场自制食品的摸底排查工作,全县35家登记在册的农贸市场共有各类食品经营户4242家,其中肉类熟食、卤味烤禽、传统点心、凉拌菜等直接入口的自制食品经营户103家,普遍存在着销售场所与加工场所分离、“三白”“三防”落实差、加工场所散乱差等问题。根据排查情况,该局确定以农贸市场米面制品、熟食制品两大类自制食品为突破口,设定自制食品加工场所基本条件,经过加工地核准后方允许在销售点办理证照,并在销售点公示加工场所信息,一本营业执照同时规范加工、销售两个场所,打破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界限,弥补农贸市场自制食品源头监管空白。
二、全面设计,保障制度有效推行。制定出台《象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对农贸市场内部部分自制食品规范管理的通知》、《象山县农贸市场及周边熟食行业长效监管实施方案》等文件,对自制食品加工点基本条件、经营地规范标准、证照办理流程、市场及经营户主体自律等进行全面设计,确保“一照多址”管理制度有序、有效推进。
三、畅通环节,探索新型监管模式。自制食品“一照多址”管理制度,改变了“点对点”“面对面”帮教式的传统模式,转向以源头准入为重点、以信用评价为抓手、以主体自律为支撑的新型模式,实现对农贸市场自制食品加工、销售、餐饮环节的监管全覆盖。对生产加工场所,从选址、从业人员、场所设置和布局、地面墙面天花板门窗、清洗与储存、添加剂管理、废弃物暂存设施等七个方面基本条件提出要求;对自制食品经营场所,要求达到无证照经营率、亮证照经营率、有效健康证和许可证率、食品进货台账和卫生台账建档率、“三白”“三防”措施到位率、餐饮器具规范消毒率6个****的目标;对销往餐饮服务的自制食品经营户,要求以出货清单形式建立销货台账。
四、先易后难,促进行业规范提升。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城区各所选择2~3个,其他所(分局选择1~2个自制食品加工点进行改造提升,并安排基层所执法人员进行定期巡查,确保加工点硬件设施改造到位。对自制食品经营场所,制定出台分管领导抽查制、业务科室督查制、基层所日常巡查制等“三查”工作机制,确保市场“三白”“三防”等各项措施整改到位。目前,全县18个镇乡(街道自制食品“一照多址”管理制度已全面铺开,并****签订自制食品安全承诺书,12家自制食品加工点规范改造于12月底完成,并进入核准验收阶段;市场82家自制食品经营户完成初步改造,占熟食经营户总数的80%。
五、严查严打,牢守食品监管底线。在食品安全“百日严打”、“三小”行业整治、农贸市场自制食品清源、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中,以农贸市场自制食品为重点,加大对自制食品定性、定量检测力度,始终保持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物质、使用不合格原料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并强化对问题食品的追根溯源。今年以来,象山局共完成食品定性检测48019批次,定量送检1621批次,办结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各类食品案件336件,大要案80件,罚没款326万元。其中110吨问题大米案、肉类熟食制品非法添加日落黄案、豆制品加工作坊使用不合格黄豆原料案、进口肉类制品无中文标识案等一批围绕自制食品监管的大案、要案都得到了有效查处,树立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权威。
六、共管共治,形成良好监管格局。制定出台《象山县菜市场经营户信用评价管理制度(试行》,将“三白”“三防”、自制食品质量安全等纳入农贸市场信用评价范围,奖励诚信、惩戒失信,充分发挥市场开办者作用,督促落实经营主体责任。积*调动广大行政村(社区市场监管协管员作用,加入到自制食品加工场所摸底调查、隐患排查工作中,提高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的监管覆盖面。主动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参与检查,将农贸市场自制食品“一照多址”管理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破解项目,营造社会各界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支持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