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报记者 赖毅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今天是"国际
添加剂标示"躲猫猫"
上班族王婧吃惊地发现,单是每天喝的乳制品就至少含14种添加剂,这还是扣除了重复的,分开算更多。添加剂的名称看得她头晕: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果胶、明胶、结冷胶、乳酸、柠檬酸、柠檬酸钠、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纽甜、红曲红、食用香精……
记者昨天下午走访超市发现,在各类乳制品中,除了纯牛奶,几乎都能看到添加剂的影子。*多的是酸奶饮料:伊利优
记者发现,不同的品牌或产品类型,添加剂的标明方法常常不一致。在伊利优酸乳和营养舒化奶中,食用香精被标为食品添加剂;而在蒙牛真果粒、酸酸乳和伊利大果粒酸奶中,食用香精又被作为添加剂之外的配料单独列出--某样东西是不是添加剂,到底谁说了算?
某些产品配料和添加剂标注的位置也颇为耐人寻味。记者把一款伊利老酸奶的包装盒外壁看了个遍,都没找到配料,仔细一看,原来被标在盒口的撕纸上。问题是,撕纸上还有一个塑料盖,不打开盖子,根本就看不清。与配料和添加剂的"低调"相对应的是,在酸奶的外包装上都有大块面积标注着营养成分的说明。
配料含有"隐性"添加剂
去年6月1日起实施的《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龚林旺表示,国家对食品添加剂有严格规定,"但一些不法生产商或原料提供商滥用添加剂,甚至将工业原料添加到食品中。"**医院和中山医院的营养师均向记者表示,目前大量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的,即使对人体无害,长期食用后在体内累积,也有害健康。